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章 蔥嶺守捉(1)惺惺相惜-《真桃花石帝國》


    第(2/3)頁

    這其中的喻文景自然是他們高攀不上的,不過他手底下的十八騎卻都是來自安西各地的良家子出身并通過每年一度“跳蕩營”考驗的少年郎。

    大唐規制,凡安西、河西、隴右、河東、范陽、劍南等邊地的府軍子弟,年滿十八歲后可參加每年一度的“跳蕩營”,在演習弓箭、槍術、刀術之后,可由守捉使以上的將領挑選為牙兵,也就是貼身親兵。

    牙兵與府兵不同,他們是常備野戰軍的編制,無須像府兵那樣自備糧食、武備,而是全部由國家承擔,每月還有足以養活一家人的俸祿,加上是像守捉使這樣中級以上將領的親兵,前途也是非常看好。

    而喻文景身邊這十八騎則是他來到蔥嶺守捉城之后幾年內先后從蔥嶺府兵、胡兵里挑選的良家子少年,前途遠大,自然備受闔城居民青睞。

    但今日喻文景明顯有些心不在焉,當他聽到居民們紛紛將窗戶打開的聲音后,也只是下意識地將手中的陌刀向上舉了舉,渾不似以往那般神色飛揚。

    原因只有一個。

    從明日起,他就不是蔥嶺守捉使了,不久前他便接到了調令,他被調回長安,成為天子親軍“萬騎營”的一員。

    這事如果攤到其他將領身上,那自然是喜出望外,若是放在三年前,喻文景也是如此,但到了眼下這個光景,有著一身強悍武藝的他似乎有著說不出的惆悵,就好像一位熱戀中的少年郎,突然要離開他心愛的女郎一樣。

    他身邊的十八騎自然早就知道將主要走了,心情也很復雜,不過按照大唐規制,他們都是隸屬于都護府的野戰軍編制,等到新的守捉使上任,若是被他看中繼續擔任牙兵那自然是好,如果被打發到戍堡、鎮上擔任低級軍官也不錯,但如果被他一腳踢開,成為普通的士卒那就糟糕了,因為牙兵只是一種在邊地臨時設置,被兵部、都護府上下都默許了的職銜,并沒有在都護府、兵部備案。

    說白了,他們看似威風,稍有不慎就會成為抱著冰冷的長矛喝西北風的普通士卒。

    于是,各懷心思,以往整齊的馬蹄聲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雜亂無章的聲音,意氣風發的奔馳景象也蕩然無存,勉強湊在一起向東門奔去。

    與此同時,在東門,也有不少農戶帶著牛羊馬匹從那里進入到城里。

    說起這蔥嶺守捉城,原本有一千邊軍,還都是野戰軍的編制,但他的下面實際上還有大約一千戶農戶、牧戶,如此遙遠的邊荒異域,主動來此當兵農合一的府兵的很少,幾乎都是因為“犯了事”被發配過來了的犯人家屬。

    此時的蔥嶺守捉五百農戶,則全部是在武則天時代跟著幽州契丹頭目孫萬榮叛亂的家屬后代。

    所謂幽州契丹是從隋代開始便遷到幽州一帶居住生活的契丹人,他們雖然依舊過著半牧半農的生活,但在漢人的影響下早就高度漢化了,但他們并沒有拋棄他們在騎射上的剽悍,于是便成了邊軍士卒、將領的一個重要來源。

    孫萬榮起兵時,里面既有契丹人,也有漢人,當他兵敗身死后,除了親信將領全部被斬殺,其家屬倒是被武則天放過了,全部被發配到了相隔萬里的安西之地,從最北的雙河都督府,到最南的蔥嶺守捉都有。

    雖然深處高寒、遙遠的異域,這些人到了蔥嶺守捉后,一開始都被編入屯田、牧馬、工匠等奴籍,并沒有享受府兵的待遇,但在三年前大唐皇帝一紙詔令赦免了他們,允許他們就近編入折沖府。

    于是,蔥嶺守捉又兼著蔥嶺折沖府的重任,當然了,蔥嶺的條件,只能是一個人數五百人的下府。

    但這足夠了,一千五百人,在這方圓千里的不毛之地已經是最大的一股力量了,足以遮護大唐疏勒鎮的西南邊境。

    喻文景心情惆悵,并不是為了心上人,作為大唐武舉,他的正妻自然來自內地門當戶對之家,來到蔥嶺守捉后,他又在折沖府、胡人部落各納了一女作為小妾,他平時最愛騎射、陌刀術,對于女人到并不特別偏愛。

    讓他惆悵的是一個男人。

    具體來說,是一個年紀比他略小的少年郎。

    就在喻文景惆悵滿腹時,東門,此時絕大多數前犯官家屬后代、現折沖府的府兵及家屬已經全部回到了城里,但只有一人還在東門前的山坡處向上爬著。

    前面說過,整個蔥嶺守捉城只有一千野戰兵,加上折沖府,也只有一千五百人,野戰兵多半沒有家屬,但折沖府卻是有的,這樣的話,整個城池加起來只有五千人左右,除了野戰兵、府兵,便只有隸屬于折沖府的匠人了,剩下的自然是在此時大行其道的粟特商人了——像這樣偏遠的地方,自然是沒有漢商愿意前來經商的。

    但粟特商人不存在這個問題。

    此城以前是喝盤陀王國的都城,而喝盤陀王國的居民就跟眼下的安西四鎮絕大多數胡人居民一樣,多半是操著東伊朗語,也就是粟特語的居民(后世塔吉克人),粟特商人西到火尋洲(花拉子模),東到伊州(哈密),難道于闐,幾乎都是操著粟特語的居民,自然可以通行無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