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午飯后,她將何菲菲要的資料送到國內新聞編輯部。 “聽說你們主任推薦你駐外了?不錯啊,紀憶,準備去哪?”何菲菲翻了翻是這些資料,扔到自己的文件架上,一拉她的手,“別去敘利亞就行。” “我推了,”她說,“不想出去。” “哦,哦,”何菲菲立刻心領神會,“這是喜事將近的節奏。” 這么輕的話,還是被臨近的人聽到了,這些都是在她實習期就熟識的人,立刻湊過來追問著。紀憶被問得窘迫,偏何菲菲覺得自己就是她和季成陽的媒人,每次提到這件事都格外熱情,她幾次想攔住都沒成功。 之前社里做的那個戰地記者的講座活動很受歡迎,而這些嘉賓本就是大家一起利用各種關系聯系的,名單眾人也一起篩選過,自然對季成陽這個人的履歷熟得不能再熟。此時聽到是他,都很驚訝,于是紀憶就這么在各種八卦的逼問下,匆忙逃出。 她離開國內新聞編輯部,沿著木質樓梯一路走下去,腳步忽然停下來。 不遠處,那個背對著她,西服革履的身影…… 她從沒見過他穿西服,險些以為自己認錯了人。 季成陽站在那里,和三個社里的同事說話,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粵語,還有語言混在里邊。四個人聊得熱火朝天,節奏緊湊,毫無交流障礙。 她也曾和自己部門的外籍同事聊過,紀憶是英文專業,西班牙語是第二專業,可對方偏就是法語母語,英文很弱,倒是會幾句中文,于是兩人交流時就是各個語種胡亂穿插著,聊個天像是一場蹩腳又憋屈的爭吵…… 在這方面,作為一個語言專業的人,倒不如一個哲學博士。 紀憶蹙了蹙鼻尖,絲毫不覺得自己丟人。 她站在樓梯上偷偷看了會兒,被他察覺。季成陽將她叫過去介紹給那幾個人。雖說都在同樣的地方工作,但這里光在北京總部就有十一個管理部門,十個采編部門,員工數千人,就連人事部門的人想要對每個人都臉熟也很難。 大家經季成陽介紹,才知道這小姑娘也是社里的同事。于是她剛逃離被圍追堵截的國內編輯部,就在這里,再次被“圍觀”了。 幸好,季成陽原本就是來接她,也就沒再多留。 “我帶你去看賑災晚會,”他看時間差不多了,告訴她:“能提前幾分鐘走嗎?應該還來得及吃個飯。”她點點頭,跟著他離開。 季成陽早年工作時,來這里的次數不少,很熟悉每個部門的位置。她實習期在這里乖得不行,從不四處亂逛,反倒沒他。他邊走,邊告訴她哪條路通向哪里,哪里好打車,哪里出去的小飯館更好吃。 紀憶抿嘴笑,點頭,再點頭。 這畫面太像學校入學時,住校生的家長們從如何打飯、買飯票,到最后如何洗澡、洗衣服,都要事無巨細地先弄明白,然后再給孩子一一交代清楚。 從始至終,她都會時不時偷看身邊的他,這樣不同的季成陽。 她習慣了他的輕便衣著,從未想象過他會穿正裝。季成陽始終能感覺到她的目光,有些好笑,卻沒有戳破。直到吃過晚飯,兩人在地下停車場取車,他俯身過來替她系上安全帶,終于若有似無地在她耳邊問:“為什么一直看我?” “沒看你,在看你的衣服。”紀憶嘟囔著,用手指摸了摸他西服領子,又去摸摸領帶結。這怎么打的?回去要去網上查查,好好練習練習,“領帶是你自己打的?” “不是。” 不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