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寒假前,肖俊和付小寧合伙在附中正門、五道口和新街口連開了三家音像店,他本人就在附中大門口看店,門店距附中大門不過兩三百米的地方,去的學生特別多。暖暖自然特別開心,完全一副老板娘的姿態,沒事兒下課了就在店里玩。 店面不大,但是生意非常好。 主要是他在社會上混得太早,資源多,店里主要生意是打口碟和香港來的原版碟。 “古典,搖滾,爵士,”暖暖的長發高高系起來,站在店里像模像樣地給人推薦,“這一排都是香港直接拿貨的,都要加60塊錢運費。” 有人拿起一張碟,問了兩句,她立刻就露餡了:“這個啊……” 暖暖求助看這里,看在喝茶的肖俊。 肖俊抿嘴笑了,站起來:“這張Neu!的CD啊,出了這家店,在北京城里絕對找不到另外一家店有,170不還價。” 那人哈哈大笑:“老板不用再賣瓜了,早聽說你這尖兒貨多,特地來的。” 紀憶遠遠看著暖暖和肖俊,忽然覺得之前那晚的事,也不算什么。 她越是長大越喜歡看喜劇,看幸福生活的片子,如今有身邊能有人現場表演,更是喜歡。 當然,她也曾替暖暖擔憂過,肖俊這樣的人怎么可能讓暖暖家接受呢?不過想到這個的時候,她也只覺得困難而已,卻并沒把這種困難具象化。年幼的生長環境太過單純,讓她覺得所謂金錢家境都是可以戰勝的,就像電視劇里演的一樣。 十五六歲的年紀,真正焦慮的只有一場又一場考試,天大地大成績最大。 沉浸在年少愛情里的人,都以為互相稱呼老公老婆,我給你做次飯,你帶我洗次衣服,就已經是老夫老妻患難與共了。等風雨來襲,再去看,大多是一場又一場自我陶醉的“過家家”。 “姐姐,我想買張碟送男朋友,”忽然有個穿著附中初中部的校服的女孩子,有些怯怯地看著紀憶,小聲問了句,“我不太懂,你能幫我講講嗎?” 這小女孩來了很久,也在店里轉悠了很久,硬是沒敢主動和老板及“老板娘”說話,反倒是看見了坐在收銀柜臺后看書的紀憶。主要因為紀憶身上穿著的就是高中部的校服,胸口還戴著學校徽章,一看就是非常好的學姐。 “啊……其實……”紀憶想說自己也不太懂如何推薦。 話沒出口,身邊已經有人接了口:“我給你挑一張。” 付小寧走過來,隨手從半面墻的CD架上抽了幾張:“這些都是打口碟,直接從國外拿來的原裝,國內都沒有。大哥哥幫你挑幾張,保證你男朋友喜歡。” 付小寧特有溫柔的聲音,讓小姑娘立刻消除了距離感。 兩個人一個講,一個很認真聽著,還偶爾閑聊兩句。紀憶在一旁旁觀,發覺付小寧完全不像剛開店時那么兩眼一摸黑,竟在短短半個月內就像換了個人,介紹這些樂隊和CD,完全就像是一個資深行家。 他應該下了一番苦工吧? 紀憶對他忽然有了些改觀,起碼排斥感少了一些。 付小寧和小女孩有說有笑地,給她挑了幾張物有所值的好貨。他從小女孩子手里接過五十塊錢錢,遞給紀憶:“找2塊給我。” 紀憶把50扔到抽屜里,拿出2塊錢遞給他。 付小寧發現紀憶嘴角帶著笑,忽然就愣了,這還是他第一次看到紀憶對自己有這么友善的笑容。 紀憶對他點點頭,收好書,對暖暖的背影說:“去吃飯吧,我吃完還要回去晚自習。” 暖暖不太舍得離開,可還是在肖俊胸口蹭了蹭:“我走了啊,吃完我就回家了。” “走吧。”肖俊曲指,彈了彈她的腦門,“好好復習。” 暖暖就像個小媳婦似的嗯了聲,挽著紀憶的胳膊走了。 兩個人吃過晚飯,紀憶獨自回學校。 經過排練廳時,她看到有低年級的樂團學生在里邊彈琴,輔導的正好是她樂團的老搭檔。不知怎么地,她聽了會兒,就莫名想起那天凌晨,在季成陽車里聽到的歌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