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當然了,如果是這樣的話,這些工作人員和導演全都跑光了,所以他們還有額外分成的收入。 首先一部電視劇或電影拍攝完畢之后先要完成成本核算,得出一個拍攝的成本數字,對了,基本工資是包括在成本里面的。 然后再計算這部電視劇或電影的收入,不管是廣告收入,電視臺給的購買價格,還是二輪播放的授權等等。 這些收入不管如何,只要站到了唐人影視的戶頭上面,那就開始抽頭。 而這個抽頭分成兩部分,第1部分是總收入低于拍攝成本的,那么唐人影視會從中抽走80%,剩下的20%則分給電影的工作人員,具體的比例的話,有一個基本規則。 是導演拿3%,所有演員再分10%,最后所有其他工作人員分7%,差不多就是這么個大致的比例,具體細節如何分配,則在劇組搭建起來之后再說。 而一旦當收入多余拍攝成本之后,那么比例就會改變,唐人影視從中拿走40%,剩下的60%全分給導演,劇組工作人員,還有演員,同樣是按照之前的比例放大三倍來分配。 黃鶴定的這么一個規則下來,當時就讓唐人影視炸鍋了,因為在他們看來,這個三重的規則太摳門了。 首先,導演和演員基本工資很低,遠遠不如業內平均水平,僅僅是比普通人高一些,和之前的同級的明星與導演相比,下降太多,幾乎是下水道了。 比如李國立,之前他拍一部電視劇,最少也是90萬的導演費。 但是現在,一部電視劇的基本工資只有10萬而已,下降的太厲害了。 雖然說還有另外分成這個大頭的收入在,但是這個收入太不確定了,而且在回本之前,能夠分到的紅利實在是太少。 就拿一部制作成本是1000萬人民幣的電視劇來說,在回本之前,一個導演頂多分3%,也就是30萬人民幣,那個大導演不是動不動就上百萬的導演費用了,這30萬看不起誰呀! 雖說未來如果收入超越了1,000萬人民幣,分到的錢似乎很多的樣子,但是國內每年除了那么幾部精品電視劇能夠賺大錢之前,其余的電視劇哪一部不是基本都處于賠錢的狀態。 不客氣的說,全中國100部電視劇里面,有90部是賠錢的,里面還有30部是根本賣不出去,一分錢都賺不到的。 那就是說,他們很有可能連一分錢的分成收入都拿不到,最后只有10萬塊的基本工資,這直接就爆炸了。 在眾人看來,黃鶴完全是給他們畫餅,而且是吃不到的那種餅,傻瓜才會在這里干下去呢。 所以唐人之前旗下的那些導演和藝人們,沒有合約的直接走人,有合約的開始想盡辦法解約走人,李國立急急忙忙的去找黃鶴要求穩定局勢,結果黃鶴大手一揮,說不管是哪個導演和藝人,愿意走的都走,他配合解約,省的麻煩,結果那些導演和藝人們全都走的差不多了。 還剩下的導演也就是李國立一個人,至于經紀人,也就剩下老陳了,他們兩個都是在公司里面有股份的,還可以拿分紅的,所以他們走不了,就留他們下來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