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段打個字幕,然后轉切。” “嗯,這個空鏡頭拍的很好,保下來,有種人散后,一鉤新月天如水的美感。” “這個鏡頭能鋪墊一下后面采訪的真情流露。” “長鏡頭一個不留,全部碎片化,這個節目的氛圍雖然是強調慢,但鏡頭折射的卻是要快,節奏很重要。” 一眾專業人士不停的討論。 后面,拎了一大袋零食過來看看情況的秦游君卻是看著配樂師調試背景樂。 他不懂這些,人家懂,看他細細體會的樣子總感覺很酷。 四五天的加班加點猛干,進度快的讓人咂舌,分工合作,系統性的資源整合,直到胡主任邀請經視頻道高層以及專項組的管理人員、策劃,大家聚到了一起觀看第一期的成片。 “可以啊。” “很有氛圍,如果是減壓的話,這個味道就對了。” “圍繞燒烤的人、景、事,結合的很好,有搞頭。” “意外的有看點,看著瑣碎,沒什么明星、沖突,但并不無聊。” 燈光亮起,負責檔期時段安排的經視頻道主任們鼓起掌來,聽到大家的滿意贊嘆,秦游君激動極了,成就感充斥其身,忍不住跟朱生俊對掌。 王總監微微一笑,節目效果也出乎他的想象,終歸,再精煉的文案也不如畫面來的實在,來的有視覺感。 “各位領導,樣片都看完了。”后期導演提醒。 “對,都說說吧。” 決策層換了個地方,王總監、胡副主任、孔制片等節目監督人員和頻道主任們開始商量檔期的事。 某經視頻道高層先說:“單從節目效果來說,成片質量挺不錯的,整體風格很符合晚間檔的需求。” “投資已經回本了,剩下的就看有多少觀眾歡迎,我們可以試著多給些宣傳,正好琴島近期的市場營銷有聯動需求。” 領導們紛紛點頭。 “夜間檔肯定是夜間檔,《人生一味》沒有笑點、沖突點,不夠戲劇化,只是類型跟市面上的美食節目都有所不同,主打差異化,應該也能讓觀眾眼前一亮,問題是,我們該定到哪個時間段,9點?10點?” “節目花銷小,也捧不了人,關于定位方面,我記得是青年人為主。” 領導看向王總監、孔制片。 孔麗靜挑了挑眉,微笑道:“陳主任記得很細,是的,我們這節目一開始針對的就是工作/學習壓力大,有一定文化素養,40歲以下的青中年為主,生活形態與心理方面都較為成熟,有減壓需求的人。” 陳主任聽到這個回答,很是滿意,“這么說來,可爭取空間很明確嘛,標簽還不算小,能往上挪挪嗎。”他看向企劃中心綜藝部的胡副主任。 “秋冬兩季的節目排班對常態節目一直有缺口嘛,只要試播后的反饋還行,就多爭取爭取擴大面向地區的平臺資源。” “那就定在10點吧,試試水,看看留存率,青年人通常睡得晚,10點檔對付這個體量的節目足夠看出東西了。” 王總監很想說些什么,但最終還是放棄了。 有一點說的沒錯,9點、10點都屬于晚間檔,可后者面向的觀眾基數更小,卻更主動縮略分流了觀眾群。 這么一分配,對播放資源的利用肯定更符合頻道的利益,取了個最優解。 看到陳主任表態,另外幾個部門領導也開始發言。 “還要再留出一定的預熱時間,嗯,我想想,10天后的9月29日,8點檔是播《泡沫之夏》,9點是《勇勇向前沖》的重播,一直都有個0.4、0.5%的收視率,一些家長帶著小孩看完它也差不多睡了,10點的話,《老爸老媽談話室》,播出兩期了收視率平均0.2%,再播個一期頂掉正合適。” 可憐的《談話室》,本就是填補空缺臨時搭湊的訪談類節目,效果不佳后就這么被拿掉了。 其中一位跟節目有點關系的領導就坐在會議室里卻目不斜視,一副聆聽指導充分領會的姿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