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既然電影市場這么火爆。 那自己要不要往里面去發(fā)展發(fā)展呢? 工廠越來越不好做了,燈具裝配這工作沒有任何含金量,無非就是勞動力而已。 以前苦于沒機會、沒人脈、沒契機。 總是聽一些朋友吹噓他們投了什么電影,跟哪些明星吃過飯,倒是很少聽他們說自己賺了多少錢。 華國人一向喜歡韜光養(yǎng)晦。 講究財不外露。 以前李大伯還以為那些朋友是低調(diào),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可能是真沒賺到錢,就花錢買了個虧損名額而已。 他打算等侄子忙完之后好好聊一聊。 自己一個人撐不起上億投資的電影,拉上那些老伙計們應該沒問題。 那些人反正也是亂投錢,不如投給侄子。 說不定能賺回來。 …… 這些天跑路演的時候,李謹言就在觀察跟研究市場。 他發(fā)現(xiàn)愛情、喜劇、動作這三種電影是最容易大賣的,也是種類最多、競爭最激烈的那種。 雖然影視市場中百花齊放,各個類型的影片都有,然而科幻片卻是最少的。 國產(chǎn)科幻片最近只有三年只有不到五部。 數(shù)量稀少得猶如大熊貓。 少如果是精品也可以接受。 但這五部電影無一例外都處于虧損狀態(tài)。 反倒是海外一些進口的科幻片在華國電影市場上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成績! 顯然,不是華國的觀眾們不喜歡看科幻片,而是國內(nèi)的這些科幻片沒有達到及格標準。 如果有出色的國產(chǎn)科幻片,那觀眾們肯定會非常開心。 因此李謹言就決定將自己的第二部電影敲定為科幻片。 顯然,科幻片不可能再用一百多萬就拍攝出來了。 這需要很大一筆資金。 并且失敗的概率極高。 他自己根本就沒幾千萬來投資,也不可能將家里的錢投入到風險極高的項目中。 萬一虧損的話,李大伯小半輩子的積蓄就要付諸東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