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血液在洶涌澎湃! 太燃了! 劇情跟歌曲幾乎完美結合在一起。 … 陳玉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不知道抽多少煙才造就的沙啞嗓音,配上發自內心的演唱,鼓聲、吉他以及貝斯伴奏敲擊靈魂,現場這些年輕的學生們一個個都無法保持冷靜。 太好聽了! “臥朝,這是什么歌?” “靈魂都快炸了!” “聽完這首歌就只有一個感覺,老子就是最diao的!” “這首歌誰唱的?頭皮發麻啊。” “有這首歌在,《青春派》就贏慘了!” 伴隨著這首震懾住眾人的歌曲,男主角終于明白自己復讀的意義并不是為老師,也不是為家長,而是為了自己。 中間撒老師教訓這幫學生的“拼爹拼不過,還不拼自己”的言論更是讓現場同學為止歡呼叫好。 這簡直就是說到心坎里面了! 有權有勢有錢的家庭畢竟是少數,絕大部分人其實都是普通家庭,所以需要自己去努力拼搏才行。 一句句高中時代耳熟能詳的叮囑,一幕幕似曾相識的畫面,這些都將中戲的學生們真正意義上代入進去了。 “癥結所在……” 電影中萬琳扮演的撒老師正在訓話,經歷過高考的學子們總算是開心了。 總是有人把癥結這個癥字讀成zhèng。 撒老師不光是班主任,還是語文老師,所以當她讀zhēng的時候,大家都欣慰極了。 經歷過高考語文折磨的學生們都已經快形成條件反射,這可是語文試卷第一道題目中最頻繁出現的多音字易錯詞匯! 李謹言當然也知道這個字的正確讀音,他可不會讓撒老師出現明顯的bug。 大家彼此間都能明白這個點。 而前方坐著的嘉賓卻一個個都懵逼萬分。 不就是一個詞語嗎? 笑點在哪里? 為什么這些年輕學生們看到畫面中往后放傳遞試卷的場景會異口同聲感慨? 他們的時代跟電影里展示的時代相差甚遠。 都說三年一代溝,這些嘉賓里面最年輕的都是三四十歲。 跟當下年輕觀眾們中間大概隔著馬里亞納海溝。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