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大家施展一下愛心吧,支持一下李謹言的的電影,免得他只能淪落到回家繼承億萬加長的地步。雖然我也不知道他到底拍了什么電影。” “為了讓世界上多一個打工人,我決定去關注一下這哥們,不然他回家變成億萬富翁怎么辦。” 沙雕網友們從不會讓人失望。 有些人甚至覺得這個梗太長了,干脆將其進行了簡化。 “努力要不繼承家產” 一連串的復制粘貼,直接讓人過目難忘。 或許人類的本質就是復讀機吧。 短短時間內,大家都記住了這個不努力就要回家繼承家產的男人。 連帶著對他那部尚未公布的電影都產生了足夠興趣! 李謹言自己都有些跟不上這網絡風向的發展速度了。 他看了看自己的粉絲數暴漲的微博,原本只有一百多個互相關注的熟人,現在突然就多了兩萬多粉絲。 明明用的是網名,可是被熟人給爆出來了,變成了小小的網紅。 網紅的生命周期很短。 能紅過一年的就算長壽。 像他這樣可能短短一周過去就恢復平淡。 當導演的話,藝術生涯會非常非常漫長,哪怕拍到九十歲,只要還能說話能做事就可以繼續繼續拍電影。 上輩子他知道的高齡導演可不少,比如東木老爺子自導自演又一年好幾部電影,高產高質。 成為半個名人后,李謹言發現自己的微博私信也多了不少。 這些私信的內容很雜,各種各樣的都有。 既有仇視富二代的,還有讓他將獎金還回去或者捐出去的,同時也有一些請求支援跟幫助的。 甚至他還看到了一條認證了黃V的媒體記者發來的采訪邀約以及其余一些活動。 “李謹言先生您好,我是GQ男士的新媒體平臺編輯,想要采訪一下您可以嗎?這是我的工作證件[照片]” “很抱歉通過這種方式聯系您,我們無法找到您的手機號碼。我們是B站的UP主,B站的網友們非常喜歡您,關于您的相關視頻點擊量跟討論量都非常大。如果可以的話,想邀請您來上我們的節目。” “李先生您現在想要快速將名氣與流量變現,我們可以幫助您更好對接品牌,將您作為網紅進行孵化。” “李先生,我是碳水阻斷產品健康瘦的產品公關,請問您現在方便接短期商務推廣嗎?只需要拍攝幾張照片以及發布微博就行。” “……” 人稍微一紅,就有數不盡的商業活動接踵而至。 只是李謹言發現找到自己的這些人看起來都不怎么靠譜。 別看GQ雜志這個名頭挺大,實際上只不過是新媒體平臺的記者想要蹭一蹭熱度。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