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故事里的撒老師跟萬琳其實完全不同,不能說因為兩者都是老師就可以本色出演,表演難度很大。 如果萬琳想要演好這個角色,那可能還真得花一點功夫才行。 或許闊別影壇多時的她將會以顛覆性表演重回大眾視野。 … 辦公室內,萬琳看著眼前的劇本發呆。 “這臭小子膽子真大,居然敢拿劇本找上門來!” 說完她就笑了起來。 近十年沒拍電影了,中間只是迫于各種人情關系客串了幾部劇。 在中戲教了這么多年書,竟然也只有李謹言一個學生敢邀請自己演戲,難道是自己平時太過于嚴厲或者高冷? 萬琳百思不得其解。 她其實并沒有抗拒演戲,只是不愿意出演一些花瓶角色。 正好現在沒課,萬琳就將劇本翻開,想看看這個大膽包天的學生究竟有什么樣的底氣敢邀請自己。 初看只覺得這是一個年輕學生的青春愛情故事。 可是越往后面越發覺得故事有意思,非常真實并且殘酷。 尤其是那小子邀請自己出演的角色撒老師更是讓人又愛又恨,言辭非常犀利,播放出去足以上熱搜那種。 “兩眼一爭,開始競爭!” “要成功,先發瘋,下定決心向前沖!” “不苦不累,高三無味;不拼不搏,等于白活!” 這些語句對萬琳來說很有新鮮感跟沖擊力。 在她那個年代,高考沒有到這個地步,而且也沒有總結出這么多聽起來無比押韻跟激勵的話語。 說實話,藝考生對高考的記憶跟普通考生其實不太相同。 畢業照拍攝、百日誓師大會、十八歲成人禮、家長會、考試后班主任點評等等都算是高三生活的標準配置,這些都是年輕人經歷過的事情。 萬琳現在就已經在腦海中勾勒起撒老師的形象。 她是怎么樣一個人,又是在什么情況下,用什么樣的語氣說出這些經典臺詞的。 明明沒有答應出演,可萬琳已經琢磨著自己是不是要去高中瞧瞧真正的班主任是如何工作的。 哪怕是學生作品也不能馬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