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就是,還說是安嬸訛他,那他怎么最后賠了錢還道了歉?” “人品差醫術就差,要我說這鋪子就該早點關了。” “依我看也不能全怪他,他父母早亡,從小就沒人教育,這才走上了歪路。” 一群人磕著瓜子,嚼著舌根,看似一個比一個圣人,實際一個比一個狠毒。 這嘮嗑的閑婦有進有出,沒多久有關袁望的閑言閑語就在這壽霖城傳開了。 要說在古代最快的傳播工具,這些閑婦的嘴是當仁不讓的。 見有人往袁望的鋪子里走,也甭管認識不認識,就有好事的閑婦上前,抓住那人的衣袖,一臉正氣的問道:“您是要去這鋪子里抓藥吶?” 那人便茫然回道:“是啊。” “哎呀,看來你還不知道這鋪子的事啊!” 那人便會疑惑的問道:“這鋪子怎么啦?” 于是閑婦便把這人帶到鋪子對面的閑人堆里,眾人又七嘴八舌、添油加醋,把袁望欺辱安嬸的事給從頭到尾敘述了一遍。 這一說可不打緊,一樁好生意又給攪黃了。 整整三天,袁望一筆生意也沒做到。 有道是麻繩專挑細處斷,苦難專尋苦命人。 就在這事發生的第四天,袁望唯一的親人,他奶奶過世了。 有人便說,這是袁望干的壞事,克死了自己的奶奶。 也有人領著小孩,專門帶到袁望的鋪子前,教育孩子不能做壞事,否則就會像這鋪子的主人一樣遭報應。 這成了壓死袁望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天晚上,毫無生活希望的袁望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 燈熄馬停步。 林易終于知道這“冤”字從何而來了。 打一開始,袁望就被冤枉了。 是那些自以為高尚的閑漢閑婦,用歪嘴曲說,把一個老實本分的行醫人逼上了絕路。 萬丈深淵終有底,五寸人心不可測。 在袁望的鋪子口,那些圍觀的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用看熱鬧的心態,肆無忌憚地宣泄著自己的戾氣。 這些人用圣人的標準衡量別人,卻用凡人的標準要求自己,做任何事、說任何話根本就不顧后果。 袁望肯定是犯了錯才被懲罰,這是一種成見。 可以說袁望的死,這些人都逃不了干系,都有責任。 壓倒駱駝的從來都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每一根。 ......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