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層崖翠接尉藍天,百太清風待皎然。 遠在山西一帶萬綠之間,有著五座高聳而平坦的大山,因其遠看猶如壘土之臺,故而被世人稱之為五臺山。 其中東臺望海峰、南臺錦繡峰、中臺翠巖峰、西臺掛月峰、北臺葉斗峰。五峰之頂各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宮殿,遙遙相對,互相呼應,當中更隱約暗藏奇門陣法,殺機四伏,劍氣縱橫,顯然絕非人間的宮闕。 而位于中臺翠巖峰頂的太乙仙宮則是五宮之冠。白玉墻,琉璃瓦,長明燈,紫金鼎,仙宮內外盡皆美輪美奐氣象萬千。雖不知始于何年何月,也不知為何人所建,但是玉闕章臺到處都是一派仙境無邊。 如今在太乙仙宮之內,一間寛躺而隱秘的密室之中,有一個中年男子正盤膝靜坐在密室的中央,而他的身旁則放置著七座大小不一的銅鼎。近看之下,那男子高鼻深目,長發披肩,頷下留有一小撮胡須,非但長得異常英俊,而且臉上還帶著一抺邪魅的笑容。 他不是別人,而是五臺派的開山之祖-太乙混元祖師。 那七座銅鼎分別為兩大五小,大鼎高約五丈,火光熊熊,靜寂無聲,而小鼎則高約三丈,煙火繚繞,不斷從中傳出霹靂之聲。 驀然間,雙目緊閉的太乙混元祖師雙手一合一分,便發出五道混元真氣,分別注入五座小鼎之內。 片刻,小鼎內火勢猛烈燃燒起來,瞬間激起了五股十丈多高的五色火焰。火勢一觸即發,卻又轉瞬即逝,彷佛一切又重歸于平靜。 定睛一看,五座小鼎的上空卻出現了五口形狀各異的仙劍,懸空飄浮,各自散發出不同顏色的奇異光芒。 第一口毒蛛仙劍,赤紅如火,似是由無數蛛絲交織而成。 第二口毒蛇仙劍,慘綠森森,宛如一條蜿蜒吐信的眼鏡蛇。 第三口毒蜂仙劍,金光閃閃,外形如同一根粗大的長針,非常尖銳。 第四口毒蛤仙劍,銀光璀璨,劍身甚粗,短如匕首。 第五口毒蝎仙劍,湛藍如海,形似九截長鞭,卻散發出最為明亮奪目的光芒。 眼看著苦苦焠煉了數百年的五毒仙劍終于大成,太乙混元祖師忍不住高聲笑道:“哈哈哈,看來峨嵋派的未日已經不遠…” …………… 斜陽夕照,晚霞如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