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對對對,盡忠報國。” 趙樞看著岳飛,又想起了小時候外婆帶著他參拜岳王廟的場景。 千年過去,后世人不一定能如數家珍一樣說起那個年代的人物和一場場激烈的戰斗,卻始終沒有忘記,在國家即將傾覆的關鍵時刻,有個叫岳飛的人挺身而出。 他將自己的豪情壯志和滿腔熱血都投入到了保家衛國的作戰之中,他手下的好男兒不劫掠,不擾民,在兵過如篦的世代堪稱一股難得的清流,就算他沒有取得最后的勝利,就算他早早冤死風波亭中,他的精神也一直代代相傳,激勵一代代的后人為守衛自己的疆土和敵人展開輸死搏斗。 趙樞從小就敬畏這位端坐在廟中,傳說是神明化身的偉大將軍。 剛剛穿越來的時候,他甚至想找到岳飛韓世忠李綱宗澤四人,然后把所有的業務都甩給他們,自己該干什么干什么。 但幾年的經歷也讓他逐漸成熟起來。 韓世忠是在不斷的戰斗中成長,岳飛也是。 他剛剛投軍不久,不如先在劉韐軍中熟悉一下軍隊的運行和大宋的體制。 了解一下挑撥軍糧,尋覓軍需是多么困難,再了解一下沒有上面的關照,有些潛規則卻很難消除。 這些老兵油子都懂,也只有老兵懂。 畢竟岳飛的定位是統帥三軍的大將,不只是上陣廝殺的先鋒。 趙樞希望他比自己更了解這支封建軍隊。 他鼓勵地拍了拍岳飛的肩膀,很想說點什么,可一貫能言善辯的趙樞這會兒居然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只能鼓勵地點點頭,隨即率領手下眾人離開。 劉韐一臉懵逼地送趙樞離開,趕緊喚來岳飛,遲疑地道: “鵬舉,你說實話,你是不是認得燕王?” 岳飛搖了搖頭,如實道: “小的不過是莊稼漢,哪里認得燕王? 倒是之前聽說過燕王好大名聲,只恨緣慳一面。” 劉韐點點頭,看岳飛的表情卻終究有些古怪。 “鵬舉,你說咱們該如何經略此地?” 岳飛振奮地道: “以某淺見,燕王此番北上,必為收復燕云而來,我等需修整堡壘、廣積屯糧,恢復當年溝渠。 若燕王能恢復燕云,則以糧草襄助,若遇金軍南下抵擋不住,則接應燕王退回國內。” 劉韐聽得連連頷首,欣喜地道: “鵬舉果有見識,就以汝之見,咱們修整軍械裝備等待時機,若是肅王需要襄助,就叫他們看看某等本事!” 岳飛忙道不敢,心中多少有點疑惑,也略微有些失落。 他早就聽說過趙樞好大的名聲,此人明明對自己的觀感非常不錯,還有提拔自己的意思,為什么不讓他跟在身邊服侍。 不過,燕王一直神出鬼沒,行事難以揣測,他一定別有一番用心。 但愿,我有一天也能稍稍揣摩一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