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一劍平天下-《驚龍》
第(2/3)頁
董夫人卻不理會,只是與陸三川說道,“雅志,你既身體無恙,便要聽娘的話,乖乖跟著爹爹學習乾陵虛步。你啊,若是聽娘的話,早些學習乾陵虛步的話,十年之前就不會被滄月教的人捉去了。”
乾陵虛步?滄月教?蘇青聽董夫人提及早已銷聲匿跡的江湖舊人舊事,大感吃驚。她已經猜到董大夫究竟是哪路高手,但見董夫人精神恍惚,不敢確認,只是睜著一雙大眼望向董大夫。
陸三川對于江湖往事不甚了解,便無大驚小怪,只是恭恭敬敬答道:“是,孩子謹遵娘親教誨。”
董夫人甚是滿意,轉而望向董大夫,說道:“老東西,午后你便教授雅志乾陵虛步吧,如此一來,雅志若再遇到匪盜之流,也好逃脫。”
董大夫嘿嘿一笑,顯然不打算收著本領,當即應道:“好嘞,定然讓你滿意。”
董夫人微笑點頭,見蘇青瞠目結舌地望著董大夫,便又變了面孔,厲聲呵斥道:“看什么!再去挑兩桶水來!”
蘇青既已猜到董大夫身份,也便知曉眼前的風韻徐娘是何方人物,心中再無委屈,老老實實地挑起扁擔,向河邊走去。
約莫未時三刻,董大夫領著陸三川,向西行了三里地,進到一片小林之中,小林滿地枯草落葉,甚是敗落,不過那一根根筆挺的樹干依舊雜亂無章地立著。
董大夫正是看中這一點。
練習任何一門武功,都需隨機應變,需在不斷的磨練之中加強火候。就算強如“畫劍三風”,若是林中立只閉門練習,決達不到“一劍平天下”的本事。
董大夫道:“乾陵虛步乃是一門身法武功,重在陵與虛,陵者,霸也,虛者,多變也。放眼整個江湖,能與乾陵虛步相提并論的,也僅有林中立的風無痕。”
陸三川聽董大夫提及林中立,便又想起了賀安,不禁眉頭微微一皺。
董大夫看得他表情變化,問道:“有什么疑問,盡可開口。”
陸三川搖了搖頭,將手伸進懷中,摸出一張絲絹來。董夫人為他剪開衣裳之時,發現過他懷中的那張絲絹,但畢竟是他人之物,不便觀看,便只是放在一旁,待為他換好了衣裳,將這絲絹重新塞回了他懷中。
“董大夫,這是賀安賀前輩贈與我的劍譜,我無論如何都參透不了,能勞煩你過一眼嗎?”
“賀安?”董大夫雙眉一緊,探頭望來,見絲絹上畫著四個握劍小人,顯是劍上功夫。他只得搖了搖頭,答道:“老夫對劍招不甚了解,實難為你解答。不過小兄弟,賀安為何會贈你劍譜?”
董大夫尚在江湖之時,倒也聽說過這個名字,只知是個喜好找人比武的愣頭青。后來退出江湖開了醫館,便時常聽人提及此人,他這才知曉,原來這個愣頭青已是“五杰”之一。
陸三川正要將經過一五一十說出,忽得轉念一想:董大夫與我雖有救命之恩,我若是將實情全盤托出,只怕有弊無利。便答道:“賀前輩曾敗在林中立林前輩畫劍三風之下,心有不甘,苦心鉆研武學,自創這套《描劍四鳳》,每個字都壓畫劍三風一頭,但當他去找尋林前輩時,卻知林前輩已然仙逝,這才將這劍譜轉贈與我。”
董大夫聞之大驚,全無往日的沉著冷靜,“什么?林中立死了?”言畢,低下頭小聲呢喃道,“怎么連林中立都死了?我不在的這十年,江湖之中究竟發生了什么?難道果真有人修成了絕世武功,竟連林中立都不是對手?”
陸三川見董大夫這般神色惶惶,雖大有不妙之感,卻也頗為好奇,問道:“董大夫,你認識林中立?”
董大夫神情凝重,回憶起了過去:“十年前,我仍混跡江湖,武功雖是平平,承得同道喜愛,獲封‘五杰’之一,那時除我之外,另四人便是秦踏歌、樂莫生、柳羌與林中立。偶有一日,不知是誰提起,說要選個天下第一。我們五人雖然口口聲聲說著輕薄名聲,暗里還是有些在意。
便終于挑了一個日子,地點定在五岳之首——泰山之巔。武林同道得此消息,蜂擁而來,那日,泰山人滿為患,不過除我們五個以外,無人敢上泰山之巔。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璧山县|
比如县|
个旧市|
会同县|
图片|
兴仁县|
乐平市|
右玉县|
景洪市|
平定县|
湖南省|
喜德县|
黄山市|
保康县|
马龙县|
嘉义市|
抚远县|
伊川县|
蓝田县|
浙江省|
罗江县|
永宁县|
观塘区|
砀山县|
安陆市|
武隆县|
阳西县|
板桥市|
灌阳县|
定结县|
苏州市|
友谊县|
天峻县|
龙里县|
嘉鱼县|
都江堰市|
济阳县|
东台市|
蒙自县|
峡江县|
临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