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6章 ⑩-《梟起青壤》


    第(2/3)頁

    聶九羅說:“行了,知道你水平在哪了,我從頭講吧,會講得盡量詳細。你問的四個問題,我都會講到。不許錄音,我講的時候,你聽就行,盡量克制,沒必要就別說話,除非我問你話。講完之后,我會給你留時間、酌情回答一些可以回答的問題。要講的內容不少,難免口干,記得給我倒茶。”

    說完,把杯中殘酒飲了。

    炎拓很配合,拎起茶壺,給她倒上第一杯茶。

    ***

    上古的時候呢,人一般是不旅游的,一來沒那么多交通工具,二來虎狼滿路,出外風險也大,多數都是在自己住的地方附近過一輩子,所以對別處的事情,完全不知道,就好比一個南方部落的人,從來沒見過“雪”,而一個常年居住旱區、靠溪澗露水生活的人,也不可能想象到世界上還有江河瀚海、水里還有能食人的大魚。

    但是,當王就不一樣了,能當王的人,不能不了解自己的疆域領土、以及各地的風土人情。堯舜禹禪讓,不是說找到繼承人之后把王位交給他就完了的,找到了,還得培養他、鍛煉他、一樣樣事的考察他。《史記》里記載“帝舜薦禹于天,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就是說舜立禹為繼承人后,至少考察了他十七年,交給他各種各樣的工作,做好了,才有資格繼續當繼承人,幾次做不好,說換掉也就換掉了。

    所以治水,也只是帝舜交到大禹手上的一項重要工作而已。

    十七年里,大禹不止治水,還循行九州、考察民情。他當上王之后,令九州貢獻青銅,鑄了九個大鼎,這九個鼎,就不是用來烹肉煮肉的了,屬于禮器。一個鼎象征一個州,也可以說這鼎就是地方志,大禹命人把自己循行各州時見到的當地奇異之處、奇異之物都刻畫了上去,《左傳》里也認為,鼎上刻的圖畫是地方地圖,以及只有當地才出產的妖異之獸。你可以把它想成是旅游手冊,即便你從沒去過,翻翻手冊,也能知道當地有什么名勝、特產、猛獸。

    ***

    不許錄音,只能上手記了。

    炎拓的手機備忘錄一直開著,聽到這兒,他鍵入“鼎書”兩個字。

    那種民智閉塞的年代,有這樣的“鼎書”還是挺必要的。

    他想起華嫂子口稱“雨大爺”時拜的小青銅鼎,難道說“雨大爺”其實是“禹大爺”,大禹?

    聶九羅喝了口茶,又夾了幾樣鹵味吃了,才又繼續:“再問你個問題,各地的土壤都是一樣的嗎?”

    炎拓想了想:“不一樣吧,礦物質不同,肥力也不同。”

    “顏色呢?”

    “顏色也不一樣,我記得東北叫黑土地,陜北叫黃土高坡,南方是……紅土?”

    ***

    大禹劃分的九州,跟現在的行政區劃當然不一樣,有一本書叫《禹貢》,傳說是大禹寫的,記錄了各地的地形、土壤、物產,當然,現在又有學者考證說不是他寫的——不管是不是吧,反正大禹根據各地的不同情況制定過進獻貢物的標準。

    簡單點說就是,不能一刀切。一個地方的土地肥沃、風調雨順,出產的糧食自然就多,要繳納的稅賦也就多。與之相反,一個地方土壤貧瘠,苗都長不到三寸長的,糧食部分的賦稅也自然應該減免。

    大禹就是這樣一一考察九州的土壤顏色、肥力以及物產。

    其中有一個州叫梁州,具體范圍不可考,大致是指華山以南、黑水之間,放在今天,咱們去過的石河一帶,秦巴山地的很多地方,都屬于梁州。《史記》里說這兒‘田下上,賦下中三錯’,意思是這里的土地是下上等,肥力一般,那么收賦稅的時候就不能往死里收,收個下中檔就行了。又說‘其土青驪’,土壤是青黑色的,又稱青壤。區別于別處的黃壤、白壤、黑墳等等。

    ***

    炎拓喉結微微滾了一下,備忘錄另起一行,鍵入“青壤”兩個字。

    “青壤”這個詞是第二次聽到了,還是華嫂子,拜青銅鼎的時候提過“青壤結穗,開花見果”。

    聶九羅目光瞥過他手機,候著他輸入完畢才又繼續:“狗牙這種東西,古名‘地梟’,就刻在這尊梁州鼎上——這句話,我晚點會修正,你先這么聽著就行。”

    炎拓渾身一震,聶九羅從上古開講,他還以為要過很久才能聽到正文,沒想到這么快就點了題。

    他忍不住問了句:“地是……土地的地?哪個xiao?”

    “鳥字頭木字底的那個。”

    原來是那個“梟”,他不再發問,動筷子夾了片牛肚放進嘴里,味同嚼蠟。

    地梟,原來叫地梟。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鲜城| 余干县| 罗定市| 哈巴河县| 延边| 晋州市| 普洱| 共和县| 裕民县| 叶城县| 新竹市| 乌鲁木齐县| 峨山| 澄城县| 诏安县| 芮城县| 纳雍县| 瓦房店市| 札达县| 抚顺县| 贺兰县| 绍兴县| 山阳县| 乌拉特中旗| 黑水县| 阿鲁科尔沁旗| 屯门区| 湟中县| 通州市| 武隆县| 沁源县| 长宁区| 章丘市| 文登市| 若尔盖县| 工布江达县| 定州市| 务川| 印江| 同德县| 吉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