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凡人看了,可以從中領悟出治國安邦的道理。修士看了,可以從中領悟出天道至理,從而學會種種神通。 至于能領悟多少,那就玄了,無拘于仙凡,全看各自的天賦與機緣。 天賦高的,看《道德經》如看絕世秘籍,里面到處都是天地至理。天賦低的也沒關系,機緣到了,也能領悟其中的種種玄妙。 而姜塵,就是最特殊的,天賦機緣他都有之。 大秦寶庫之中,藏有大半百家典籍,姜塵翻了翻,發現里面的典籍,大都是諸子親手書就的。 而在這些諸子手書里面,最珍貴的當要屬孔子親自編寫的《春秋》,以及老子傳下的《道德經》。 嗯,都是原本,堪稱至寶。 也不知道始皇從那里搞來的。 姜塵如今所施展的道家絕學,都是觀摩《道德經》原本領悟而來。 圣人手書,本就神異,觀之不說如圣人親自教導,那也差不了多少。 再加上姜塵的天賦本就絕世,一本道德經讀下來,領悟的神通,沒有數百,那也有大幾十。 所以,在無法動用自己常用神通的情況下,姜塵選擇了動用道家絕學。都是從道德經上領悟來的,十仙子要從這里查,那可就有的查了。 天下道家子弟,又何止億萬! 頂著道家的名頭,姜塵就不怕十仙女查了。 這些年下來,曇花一現的道門弟子多了去了,也不在乎多他一個。 尤其是道家逍遙一脈的傳人,出來露個臉之后,就游歷三界去了,想找都找不到,自在的很。 …… ………… 話說,為何大秦寶庫里面會有這么多的諸子手書,那只能說,百家被始皇坑了。 當年,為書同文,始皇下令收集百家典籍于咸陽,用小篆重新摹寫,以便傳閱天下。 這是好事啊! 倘若大家都用一樣的文字,那以后講學的時候,就不用擔心文字不通了。此舉,無疑有利于百家學說的傳播。 故此,百家聞之,紛紛表示贊同,拿著諸子手書就跑來了咸陽,以示支持始皇之意。 為何用諸子手書而不是別的,自然是為了防止出現錯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