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治水之路,向來充滿艱辛。 程深帶隊從部落中心出發,從太空視野來看,這里是整片大地地勢最高的地方,從這里開始疏通水路,使積水往低處流通,直至匯入大海。 十年治水之路,縱使程深博古通今,也得一步步腳踏實地的來。風餐露宿,日夜兼程,這都是習以為常的情況。 有時候為了趕時間,程深需要帶著人,連夜奔赴十幾里,只為了清理一片淤泥,不讓疏通的水流再次泛濫。 遇到大山擋住了積水,那就開山; 遇到隨時可能決堤的堰塞湖,那就開辟河道,引出湖中的積水; 遇到大河易道,沖積平原,那就重整河道,將河水引回該去的地方。 風吹日曬下,程深的模樣日漸蒼老了許多,再也不復當初年輕的面容。他的手上磨出了老繭,腳底和腿上也全都布滿裂口,常年的風餐露宿讓他的胃口也不比當年。 和生命危險比起來,這些都還算是輕的。 治水的過程中,威脅生命的風險一直伴隨著程深眾人。 某處河流的突然決口,沿途山上滾落的巨石,陰天濕滑的懸崖峭壁,寒冬森林中饑餓的猛獸……在自然環境惡劣的年代,這些無一不給人帶來巨大的災難。 治水沿途犧牲的人,數不勝數,幾乎程深每治理一處水患,帶隊離開時,總會留下幾座墳墓。 雖然因治水而犧牲的人很多,但是余下的眾人中,卻鮮有畏懼之色。 他們這些人,大多數都經歷過水患的災難,親眼見到自己的家園被大水沖毀,親眼見到自己的親人被洪水卷走。對于肆虐的水患,他們是直接的受害者,也對水患有著刻骨銘心的仇恨。 治理水患,還天下一個太平,成了他們為之奮斗的目標。 有時候,看到這群前赴后繼的人,程深忍不住為之動容,他看到了為了生存而不惜一切的勇氣。 勇氣,這是每一個長久存在的文明,都需要擁有的品質。 縱使人力在自然面前顯得那么微不足道,但那又如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