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氣氛一時有些詭異。 … “左相大人,前方千米處,就是吾朝與精絕古國,還有大武皇朝的交界之處,落雁關了!” 在滄溟府以北,臨近滄州邊境的平原上,一行人緩緩走著,朝著前方的邊境之地行去。 為首一人一身青色長袍,束發戴冠,赫然正是左相蕭仄。 在其身旁,供奉殿無涯上人、西門太瑯、西門松、白眉道人等供奉近身跟隨。 而在諸人身后,還有著十二道身穿錦衣衛官服的身影,個個臉色冷漠,腰懸長劍,渾身殺氣騰騰,每個人的氣息,都是合道境界! “落雁關……” 蕭仄走在前方,看著前方視線內矗立的龐大關口,有些感嘆。 說起這落雁關,其歷史可追溯到千年前的一次戰爭。 當時為了爭奪與落雁關毗鄰的這片疆土,滄溟王朝與大夏大戰,戰火波及到了落雁關,據說還引來了大武皇朝的強者參戰,逼得大夏和滄溟王朝不得不退出落雁關范圍。 因為在當時,這落雁關,還是屬于大武皇朝的關口。 實際上,這落雁關,嚴格來說是屬于精絕古國的疆域,但當時大武皇朝強勢,強行將其據為己有。 直到后來精絕古國那位女王葉凌天出關后,強勢降臨此地,與大武強者展開大戰,最后雙方誰也沒有討到便宜,可也不想就這樣白白便宜了對方,自己不爭,也不讓對方去爭。 慢慢的,這里就成為了一個三不管地帶。 不管是大武皇朝,還是精絕古國的一些散修,都前來此地定居,后面甚至連滄溟王朝一些犯了事的罪犯都逃到這里。 因為之后在爭奪與落雁關毗鄰這片疆土時,大夏失敗了。 落雁關逐漸變得混亂無比,在東南地區,甚至有個“墮落關口”之稱。 從這里,北通大武,西達精絕,南進滄溟,東方則是蒼茫大海。 從夏王宮前往精絕古國,原本只需要直接北行,以大夏府的北關汴城便可過去,直達精絕。 但蕭仄卻繞了一段路,選擇從此地前往精絕。 之所以如此,其實也有一段不為人知的秘密。 同樣是在千年前滄溟和大夏爭奪與落雁關毗鄰這片疆土的戰爭中,蕭仄的家被滄溟王朝的軍隊毀了,一家上下數十口盡數被屠,最后幸得大夏軍隊降臨,他才得以活下來。 但也因為那次大戰,他對滄溟王朝的仇恨便到了一個無以加復的程度,所以哪怕最后在爭奪這片疆土中大夏失敗了,蕭仄還是選擇前往了大夏,成為大夏子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