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牛頓?”那頭很疑惑,“牛頓是什么?” “是個人,英國人,大物理學家。”白楊解釋,“你老師寫在草稿上的f=g·(m?m?/r2)就是萬有引力定律公式,這里的f是引力,g是萬有引力常數(shù),兩個m是天體的質(zhì)量,r是距離,它的意思是兩個天體之間的引力大小,和它們的質(zhì)量乘積成正比,和它們距離的平方成反比,over.” “哦……” 女孩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和尚念經(jīng)她敲鐘,聽不懂也不要緊,反正點頭就是了。 “我推斷你的老師當時在研究黑月與地球之間的關(guān)系,所以才會在草稿紙上寫這些數(shù)字和公式。”白楊說,“只是當時的你看不懂,over.” “現(xiàn)在的我也看不懂。” “你看不懂不要緊,我能看懂!”白楊很有自信。 白楊的自信和底氣是有原因的,他是一個即將面臨高考的高三學生。 他此刻正處于一生當中學識最廣博、思考能力最強、天文地理無所不通,歷史政治無所不曉的階段。 “讓我們來整理一下這些數(shù)據(jù),大小姐,你信不信,只靠1200公里這一個數(shù)據(jù),我能推斷出黑月的全貌?”白楊說,“over.” 女孩愣了一下,“真的嗎?” “真的。”白楊點點頭,“大小姐,我們先看1200公里,老師寫在《西游記》草稿上的這個數(shù)字,我們認為它是黑月的直徑,對吧?” 半夏點點頭。 這一頁的《西游記》草稿紙上一共有兩個數(shù)字兩個圓,數(shù)字分別是1200和3476,兩個數(shù)字標注在兩個圓的旁邊,半夏和白楊在判讀這張草稿時達成共識,認為這兩個圓是白月和黑月,3476是白月的直徑,1200就該是黑月的直徑。 “在你眼里黑月和白月一般大小?”白楊接著問,“大小姐,是這樣么?over.” “是,它們看上去一樣大。”半夏點頭。 “那我就能知道黑月距離你有多遠……” 白楊打開計算器,在紙上飛快地打草稿。 他這輩子也沒如此勤奮過,停電熄燈了還在做數(shù)學和物理,老媽說他要是平時學習有這個勁頭,想進南大也不用從紫金山到玄武湖一路磕頭。 “月球半徑1737公里。” “地月距離380000公里。” “正切就該是0.0045718……” 半分鐘后,白楊得到了答案。 “大小姐,黑月距離你大概是131239公里,over.” 半夏吃了一驚。 “你是怎么知道的?” “弧度,大小姐,很簡單的計算,白月和黑月在你眼中一樣大,那么你目視它們時弧度角是一樣大的。”白楊解釋,“白月距離你三十八萬公里,直徑3476公里,那么黑月直徑1200公里,用三角函數(shù)計算,它應(yīng)該距離你十三萬公里,over.” “好厲害。” 半夏雖然聽不懂,但是她覺得好厲害。 “我們接下來繼續(xù)計算,既然得知了黑月與地表的距離,我們就可以算出黑月的運行周期,它圍繞地球運轉(zhuǎn)的周期。”白楊頗有些得意,被美少女夸贊厲害可比禿頭物理老師的表揚讓人受用得多,他在草稿紙上列下公式,一鼓作氣地往下算,“加上地球半徑,r應(yīng)該是137610公里,g是萬有引力常數(shù),我們?nèi)?.67×10^(-11)nm2/kg……公式t=√(4π2r3/gm),那么t就應(yīng)該是……” 白楊握著手咪,一邊算一邊念念有詞,深夜的房間寂靜無聲,唯有二十年后的女孩側(cè)耳傾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