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哦哦哦····有面包有伏特加了!!” “烏拉烏拉···我要回家···” “去特么該死的巴喬夫,去特么該死的葉利欽,還是喬洛夫靠譜···” “嗚嗚嗚···” 基洛夫帶著警笛聲降落到了遠處,一名名全副武裝穿著機械外骨骼裝甲的特戰跳了下來。 “通知你們的部下,放下武器后領取棉衣!!” 楊大利透過視頻看到蘇聯軍隊穿的衣物竟然還是秋裝,連忙動員了谷地的后勤處,緊急運送了一批防寒服送了過來,不管怎么說,投誠了,也算自己的兵了,今后無論是挖礦去,還是種地去,都是有價值的勞動力啊! 小小的一個動作,往往能夠帶給他人不同的感受。 無論是貝加爾軍區的軍官,還是士兵,又或者后勤部隊,全被感動了。毛子在這一次政變中,也僅僅是最上層人士的內斗,而處于底層的人民和士兵,則是逐漸的與他們脫節,士兵不愿聽從最上層領導的命令,軍隊即使進入了莫科斯,也不愿意開槍動炮,要不然最近的幾次政變,就差不多讓莫科斯的居民死光了。 歷史上的八一九事變前夜,坦克進入紅場遭堵,一位老太太拉住了一名戒嚴的士兵問道:你到這里來你的媽媽知道嗎? 士兵低頭:不知道。 老太太問:這里有侵略者嗎? 士兵:沒有。 老太太追問:你們的敵人是講俄語,讀普希金,喝伏特加的同胞嗎? 士兵的頭更低了:不是。 老太太說:回家吧,孩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