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燧發槍的出現,絕對是火槍史上的里程碑,十六世紀中葉,身兼了槍炮工匠,鐘表匠和鎖匠技能的法國人馬漢發明了燧發槍,并在西方世界得到了推廣。 但其實在1635年,明朝人畢懋康也改進了鳥銃的發火裝置,將火繩點火法改成了燧石發火裝置,然而…… 沒有得到推廣有個屁用,文人看不上,武人覺得弓箭更好用,加上一些人的貪贓枉法,虛耗虧空,一個個擺出一副自大的樣子。 說到底都是固步自封的老思想作怪,就是在現在,張清的虎賁軍也不喜歡用火器。 楊浩到也不急,燧發槍沒出現之前,鳥銃雖然有殺傷力,但是使用起來太繁瑣,在破壞力上不能說服眾人,也就無所謂了,但現在燧發槍出現了,那就不一樣了。 這將代表著火器時代的降臨,雖然不能和馬克沁的時代相提并論,但是在整個世界史上,燧發槍那是整整統治了二百年的時間。 這也是個陰差陽錯的事情,之前楊浩要神機營開發火器,將鳥銃向著燧發槍的方向發展,但是他也不知道這玩意兒該如何改進,之前告訴了梁紅玉彈簧的作用,于是乎,一個小小的彈簧解決了凌振的難題。 試射之后,效果不錯,洞穿皮甲,這也讓楊浩十分振奮,終于算是看到曙光了,凌振表示這還不能完全普裝,不可能大批量生產,還需要收集更多的數據,以確定穩定性,或是做出更大的改進。 發明家們都是嚴謹的,在這一點上,凌振更是如此,不能有半分的對付,這個性格得到了楊浩的贊同,在這種事上,千萬不能有對付的心理,差不多主義是必須杜絕的。 爆炸既是藝術,這就是凌振,有段時間楊浩甚至想給他改個名字,就叫凌迪達拉算了,這個貨簡直太喜歡爆炸的藝術了。 你就想啊,一個能把手雷給凹出各種造型的人,得是個什么心理?人都炸死了啊,誰還看你那手雷的造型? 神機營有了重大突破,這是好事,最起碼是這個年前的好事,稟報到趙構那里也是可以請功的,不過就凌振這樣的,更希望朝廷能多給點錢,給錢才能搞研發嘛。 拉著凌振,楊浩說出了另一個可怕的大殺器,凌振是越聽,眼睛就越是冒著綠光,像是一頭饑餓了很久的孤狼一樣。 一旁聽著的人也都露出了驚訝的神情,耶律普速完驚訝的看向楊潯,那模樣好像是在詢問,咱爹這腦袋是咋長的? 楊潯聳了聳肩,意思告訴她,我特么怎么知道,反正咱爹啥都能琢磨出來。 無非就是個火箭炮的雛形,在武備志上有記載,百虎齊奔箭嘛,不光是有這個,什么五虎出穴箭,七星箭,九龍箭,火弩流星箭,群鷹逐兔箭,群豹橫奔箭等等。 在這里面百虎齊奔箭應該是威力最大的,射程可達五百步,可以發射一百只火箭,而且在明中期,對這些火器加以了改進,火箭上有推進劑和爆炸劑,在射程提升的情況,到達目標還可以爆炸造成二次傷害。 凌振一聽就來了興趣,這玩意兒太特么藝術了啊,這要是不研究出來,絕對死不瞑目的。 楊浩要去的更高,是讓凌振想辦法將這火箭研發成擁有火炮的威力的那種,說白了就是火箭炮。 凌振遲疑了一下說道:“國公爺,卑職以為,這東西不該叫百虎齊奔箭?!? “哦?那你說應該叫什么?” “百虎齊奔炮啊。” “啊?”楊浩砸吧砸吧嘴:“你這么說還不如就叫火箭炮呢?!? “不夠藝術啊,國公爺。” 臥槽…… “就叫百虎齊奔箭吧?!币娏枵襁€要堅持,楊浩斷然說道:“就這么定了,你那個百虎齊奔炮不押韻,不好聽,不夠藝術?!? 不要試圖和一個執著的人討論藝術,會崩潰,任務交代下去,具體如何操作,就看你們自己了,楊浩心滿意足的帶著兒子兒媳走了。 這段經歷確實滿足了耶律普速完的好奇心,就是沒能真的登上登天球感受一下上天的感覺,有些遺憾。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