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也或許就是這么巧,正趕上完顏吳乞買和高麗使團到京,大宋朝天降圣人了,一點沒有造假的成分,反正這就是一個事實了。 聽的人到是心里很膩歪的,這不是擺明了嚇唬我們嗎? 王氏高麗王朝持續的時間長,說他們是扶余人的后代也好,說是周人的后代也罷,反正王氏打敗了新羅和百濟,徹底統一了高麗半島,時不時的還會和契丹人女真人發生一些沖突,直到女真人崛起,和完顏阿骨打成了兄弟之邦。 高麗睿宗王俁的爹是個有能力的,篡位成功后,建立了不少的外交,不管是和宋遼,還是倭國方面,都有一定的邦交,這王俁被后世稱為睿宗,也是代表了他的作為吧,只不過在金人強盛的時候,高麗和大宋的往來就少了許多,甚至還想趁亂分一杯羹的。 現在完了,大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連續的征服了契丹人,黨項人和女真人,高麗王朝終于明白誰特么才是大哥了。 這使團來的也正是時候,王俁駕崩了,在慶源李氏的支持下,王楷繼位,成了高麗仁宗,慶源李氏李資謙開啟了一個外戚權傾朝野的時代。 不管是剛剛繼位的高麗王王楷,還是李資謙,都想要得到大宋的一定的支持,甚至說從大宋這里撈到一點好處,最起碼的是高麗這么多年來,并沒有對中原王朝表現出大不敬,不像是隋唐時代,玩了命的就要揍他們。 應該說在兩宋時期,高麗和倭國都絕大宋是和善的,卻不想想,大宋有著遼金西夏這樣的勁敵,哪有時間搭理你們這些癟三的,現在可不同了,勁敵沒有了…… 在這些人到達之前,時遷就帶著晁蓋等人進京了,只不過阮小七沒來。 晁蓋的解釋是小七受傷了,思鄉心切,也就回了鄆州,這到也說得通,畢竟阮小七這人說話有的時候真的是沒個分寸的,晁蓋是很擔心真的惹怒了這位國公爺,腦袋就得搬家。 “能回來就很好,朝廷征討金人,你們是首功,晁蓋啊,說說看,自己有什么想法,是打算留在京城,還是去一方任職?” 楊浩笑瞇瞇的看著晁蓋,能看的出來,這幾年下來,這位晁天王的心性似乎也磨煉的差不多了,土匪氣息收斂的不少。 晁蓋也是相當的明白個中道理,躬身說道:“不敢有奢求,卑職單憑國公爺安排。” “嗯,也好。”楊浩點了點頭:“這樣吧,朝廷對你們是有封賞的,不過那都無所謂,公明現在提舉民政院,現在還缺人手,你和劉唐便去幫幫他吧,你們也都是老相識了。” 回京前,晁蓋和劉唐已經通過時遷知道了當初的這一幫老兄弟們都混的如何了,那吳用已經是江南織造,正經的肥缺,正五品的朝廷官員,宋江更是了不得,提舉民政院,大權獨攬,說起來也是羨慕的不得了,現在一說要他們去幫宋江,晁蓋和劉唐對視一眼,到也是不錯的。 “卑職謹遵國公爺吩咐。” 民政院成立有一段時間了,但是一些進展并不是很快,不過楊浩不著急,民政院不可能那么快就得到認可,走上軌道的,這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安排,當然,有的時候也需要重拳出擊。 歐陽澈不只一次來抱怨說刁民很多的事情,這些其實楊浩是明白的,封建時代的老百姓雖然好糊弄,但也絕對不缺乏一些刁民,他們會覺得既然朝廷要管我們,為什么不直接給我們發錢養著我們呢? 這些人是滾刀肉,等閑的地方差役根本治不了他們,又不能因為他們這樣的行徑就定下死罪,就算是尋個由頭扔進了大牢里,再出來依舊是如此,還變本加厲的各種造謠生事。 宋江不會來說,一直以來他都是承受著,默默的做事,但歐陽澈會來說,在這一點上,楊浩很清楚,宋江和歐陽澈都處理不來這樣的事,邢煥和陳東和朝廷官員們叫板能行,對付刁民他們也差著太多。 晁蓋和劉唐就不一樣了啊…… “你二人去了后,要多聽多看,遇到一些刁民生事的要管,但要掌握好度量,可明白?” 這么一說,晁蓋和劉唐就更是欣喜,為何? 因為這是要他們去做事,不是去養老的,只要能做事,那就證明以后的機會大大的,登時滿臉的喜色點著頭:“卑職定不負國公爺厚望。” 這些時日里,楊浩是很累的,天天都有來客,有些不入流的自然打發了,但是太多需要他親自出面的,像楊時,童貫,包括自己一系的這些官員,有消息收到的快的,外地官員的送來了賀禮,更遑論還有無數的江南大家族。 沒辦法,這位爺生了個圣人啊,一出生就是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太尉的頭銜,太子殿下還認了干兒子的,有那細心的想著,只要這位爺長大了,搞不好就是要封王的,絕對不會僅僅是繼承一個國公的爵位了,而且人家要真是個圣人,那妥了,楊家世代不衰啊。 曾經有嫌隙的,現在也都放下了,不放下都不行,就這份司天監說的圣人降世的說法就逼得你不得不放下,就算是趙構也是如此,曾經的猜忌這個時候都得煙消云散,這個小爺他得養著,哪怕就是擺著當吉祥物也得養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