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小乙,你怎么看?” “國公,這人應(yīng)該還以為您不知道他勾結(jié)蔡京的事情,說是送貨回倭國,恐怕是不打算回來了。” “嗯,應(yīng)該是這樣的。” 燕青猶豫了一下,低聲問道:“國公,卑職有個疑問。” “說。” “這人無足輕重,為何不直接結(jié)果了他呢。” 楊浩淡笑了一下:“原本還期望能有個什么驚喜的,看來是想多了,所以……水上解決掉吧,他的船隊……” 這話不需要說完,燕青很是明了的點頭:“國公放心,卑職明白。” 如果這是藤原小次郎要逃回倭國的話,那么這船隊或許就是他的全部家當(dāng),還要帶回去的貨物,絕對不會少了,楊浩從來都不是個貪財?shù)娜耍前捉o的你不要?這說不過去啊,是不是。 同時,楊浩也是個說到做到的人,第二日,朝廷就發(fā)出了調(diào)兵令,由李鐸帶兵一萬北上,名義上是要給遼王送東西,同時將那些倭國和高麗人都帶上了……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話雖然不是說全部都是如此,但是對倭國和高麗,楊浩覺得很適用,該弄死就弄死吧。 對待這些外族人,不像是對待蔡京一黨,如果做的稍微過分了一些,就一定會有人跳將出啦指責(zé),楊浩敢說,甚至連鄭居中都不會樂意,因為這涉及到國與國的關(guān)系,雖然在他楊浩眼里,高麗和倭國都只是砧板上的魚肉,不過忍一忍也無所謂了,借這個機(jī)會給郭藥師增兵,也算是保全整個析津府一帶吧。 然而,楊浩也閑不下來,前面走了藤原小次郎,后面就來了崔博。 “恭賀鎮(zhèn)國公,在下回鄉(xiāng)省親,回來的途中就聽聞國公大喜,匆匆而來,略備薄禮,還請國公笑納。” 楊浩接過了禮單,到是沒有打開看,想著崔博自然不會不夠豐厚的,要知道等閑人的禮單是不需要楊浩親自過目的,能送到春喜兒手里的那都是身份不低的了,如崔博這樣的才有資格直接交到楊浩手里。 “崔先生太客氣了,這一次本國公也算是死里逃生,差一點就被那蔡京算計了,唉,想想就是后怕啊。” 聽了這話,崔博也是露出了震驚的神色:“是啊,在下離開的時候,這京城還是一片祥和的,誰知道短短的時日里竟然發(fā)生了這么都事,也是國公爺是天上的星君下界,有上天眷顧的,想著那蔡京也不可能將國公爺怎么樣的。” “哈哈,崔先生,過了過了啊。”楊浩笑著擺手:“這些時日里,京城中的一些豪族到是有些變化,不知道謝淵那邊的事情你可知道多少?” 崔博離開汴京城的時間很趕巧,恰好是趙桓和蔡京發(fā)動前的兩天,但要說汴京城里發(fā)生了什么,也絕對逃不過他的眼睛,而他比謝淵強(qiáng)的地方就在于,崔氏在汴京城的事情他是全權(quán)做主的,而謝淵……曾經(jīng)是,在楊浩建康府一行之后,就不是了。 這一次楊浩直接提到了謝淵的名字,崔博也收起了笑容,正色的說道:“國公爺,原本在人背后說什么是不好的,但是這里面恐怕有些誤會,謝賢弟……也有他的難處啊。” 楊浩點了點頭:“看來這謝家的事情你也知道一些,你是想說謝崇文的原因是吧。” 崔博尷尬的咧了咧嘴:“是,國公爺料事如神,在下不敢隱瞞。” “呵呵……”楊浩淡笑,隨后看向外面,淡淡的說道:“興許過不了多久,就不會這樣了。” 不會這樣了?不會哪樣了?崔博不會去問的,他能猜到,謝家要遭殃了,很慶幸自己回來的及時,已經(jīng)聽說這楊浩要在京城尋找新的合作伙伴了,自己要是再慢點,得罪了這位爺,搞不好會步了謝家的后塵了。 但其實真正令崔博擔(dān)憂的是滎陽鄭氏的下場,要知道,滎陽鄭氏和博陵崔氏算是齊名的啊,說平就平了,直接就摁上了一個造反的罪名,連辯駁的機(jī)會都不給。 現(xiàn)如今這位爺更是高升國公了,那要是惱怒起來……后果不敢想象。 建康府,謝崇文還是喜歡那個別院,因為幽靜,不會太吵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