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楊浩沒有對鄭居中有太多的隱瞞,也沒必要隱瞞,直言不諱三省六部太過臃腫,一些如三司,樞密院這樣的機構導致六部成了擺設,大家都混在衙門里混吃等死的,要著何用? 大宋的俸祿不低啊,這些人是一筆龐大的開資,將這一部分節省下來,那可是能做不少事的,說到底,這也是節流的一種辦法。 要裁撤一些職能重疊的部門鄭居中能理解,但是要把三省也改了,這就讓鄭居中很不理解了,畢竟這三省六部制沿用了很久,三省沒了難不成大家都要看六部的臉子? 楊浩看著疑惑的鄭居中笑了:“鄭相可是怕權利沒了?” 鄭居中搖頭有些微怒:“老夫是那貪戀權利的人嗎?” 楊浩是很想說,你不貪戀權利急個毛線呢?不過話不能這么說,笑瞇瞇的繼續解釋道:“三省現如今也是形同虛設,不如直接改組,將三省改為內閣,以大學士充任內閣,協助官家裁定朝中一切事務,六部所提請皆由內閣過目批示,這樣您覺得如何?” 鄭居中聽的有些迷糊,不過很快就能明白過來,皺了皺眉頭:“去相位,增學士,以內閣代替三省,這是……” “鄭相依舊是內閣首輔大臣,總領大學士,我的意思是,內閣不宜有過多的官員,三到六人足矣,設立通政司,國內各地的奏折可有通政司交由內閣批示,內閣批示后再傳閱官家,同時,內閣下設六科,專司吏,禮,兵,戶,工,刑六部拾遺補缺,規諫侍從等事,不插手六部職能,為內閣直屬,協助內閣學士對六部各奏折進行批示。” “整合各地驛站,歸屬通政司管理,各地的奏報必須要盡快的到達京城,以便內閣能夠更快的處理事務,六科有責任將各地奏報按輕重緩急奏報內閣學士。” 楊浩這其實就是在照搬永樂大帝的創意,但他有一點沒說,那就是官家的批紅權,永樂大帝立內閣,廢除丞相制度,就是要收回君權,原本的丞相有議政權,決策權和行政權,而內閣的出現,是將決策權抓在了自己的手里,將議政權給了內閣,行政權給了六部,廢除了相位這個歷史悠久的官職。 但是永樂大帝也是想多了,他想要集權與皇家,可往后再看看,內閣的權利還是越來越大的,甚至到了老朱家要拉起來一幫太監和他們打擂臺了。 真的要說的話,任何的一個制度都是有弊端的,在皇家存在的情況下,君主立憲制應當是最可行的制度,不過這需要過渡,需要很長時間的過渡。 楊浩的想法很簡單,廢除這陳舊的三省,將混吃等死的都剔除掉,只留下內閣和六部,加大對職能行政力度的監督,這樣大宋的朝廷可以省下一筆開資不說,對以后漸漸的過渡到君主立憲也是有很大好處的。 這樣的改革是巨大的,鄭居中陷入了沉思,他說不貪戀權利,其實也沒說錯,楊浩舉他為所謂的內閣首輔,他明白這是什么意思,依舊是百官之首,可縱使這樣,能行得通嗎? 朝廷的臃腫,冗官冗制的問題他也清楚,整合六部,將權利歸還六部他也贊同,而且說三司里的糜爛以及童貫握在手里的樞密院如果被裁撤掉,也是他所代表的集團想要看到的,但楊浩所提出的動作太大了,這不是一天兩天能做到的,并且會觸動到太多人的利益了。 “這些老夫還需仔細的斟酌一下,今日恐怕不能直接答應你了。” 楊浩笑著點頭:“這是自然,只不過鄭相當知道,我楊浩的性子是很急的,不喜歡等的太久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