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收網在即-《大宋就應該豪橫》
第(1/3)頁
春二月,徽宗趙佶問計與樞密使童貫:“誰可為東路招討主帥?”
童貫答:“康王殿下統軍有方,有檀淵之戰,平叛河北及江南之功,可為帥?!?
徽宗大悅,下旨康王為伐遼招討大元帥,群臣無異議。
趙佶好大喜功是沒錯的,有了這樣一個機會,怎么可能不抓住?等到百年之后,到了下面,見到自己的祖宗也可以自豪的說:“看吧,咱沒給老趙家丟臉,不光是把失地收復了,還把你們頭疼的遼朝給滅了?!?
如果沒有后來的前金南下,趙佶絕對有這個資格去跟祖宗吹牛逼的,但是有了前金的南下,就趙老大趙老二那個操行,打不出他腦漿子來都不算完的。
正如楊浩所說,以趙構為帥,那些個瞧不起武人的,處處提防武人文官們連個屁都沒有,他們可以質疑任何一個帶兵的,但不能質疑老趙家的人,這是犯上。
而且趙構為帥最好的一點就是,不管文官集團推出來誰做監軍都沒用,敢亂嗶嗶容易挨揍的。
三日后,童貫走了,回轉西北,到最后,韓世忠也沒見到梁紅玉,讓楊浩有些遺憾的。
童貫的走,也標志著大宋的國家機器將要運轉起來,為征北伐遼開始做足了準備,招募民壯,運送輜重,糧草調度,敞開了懷的在告訴大家,大宋要打仗了。
其實仗是年年打的,每年里,和遼朝,和西夏都會有很多小摩擦,遭遇戰,你來我往,到也是不亦樂乎的樣子,汴京城的百姓們也就聽個樂呵,邊關到底什么樣?他們不知道,知道的只有生活在邊關的百姓而已。
除了楊浩,誰也不會知道,大宋這一次是準備亮出獠牙的,楊浩很清楚,趙構不再是那個趙跑跑,他不需要那頭驢了。
現在的童貫也不是那個自己知道的不堪的童貫,反正不管怎么說吧,遼朝滅亡是一個必然的結局,而大宋的開端現在才真正的開始。
趙構得了元帥的頭銜,終于是將心事轉到了邢秉懿這邊,第一時間就來給楊浩報信,楊浩笑瞇瞇的:“殿下,心不在此,去吧,臣恭候殿下便是。”
于是乎,趙構興高采烈的去找邢秉懿,一炷香之后,陰沉著臉又回來了。
“楊浩,你竟然將邢主簿給關進了開封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