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真正的出兵了,騎在馬上,在中軍大隊人馬的護衛下,在清晨的朝陽下一路北上,這一刻楊浩突然明悟了。 終于明白那些先烈們的想法了,曾幾何時,自己也像是一個貪生怕死之輩一樣,搞不明白那些先烈們為何會那么的視死如歸,前仆后繼,勇往直前。 現在,總算是明白了一些,有些事,總要有人去做的不是嗎? 我們不是****思想,但也絕不允許子民被外族欺辱,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強大起來,把他們打怕,打的不敢再有覬覦之心。 只是看到安肅軍,大名府,以及東平東昌二府的軍卒,說實話楊浩挺失望的。 記得自己上一輩子那個時代里,當邊軍聽到其他國家的槍聲的時候,他們會興奮,會歡呼,會慶幸自己終于可以作戰了,可大宋的軍卒呢?麻木,只是在麻木的執行命令而已。 重文輕武之下,導致了當兵的沒有一個出路,這里面甚至很多還是刺配的配軍,在文人面前,武人最后的一點尊嚴都被剝奪了,這樣的一個制度之下,怎么可能會出現真正的驍勇善戰的軍人。 要不是皇城司親軍隸屬禁軍,待遇等各方面都不錯,楊浩不敢想象,就算是有林沖的作訓,有那么多次的實戰演練,估計也是沒有任何的起色的。 趙構沒有隨軍出征,春喜兒也被留在了后方,楊浩命李鐸親自點選了一千皇城司步卒作為護衛,想是可以保護好趙構的,如果戰事不順,那就趕緊跑吧。 這種時候,哪怕再想讓趙構多知道一點,多看到一點,也不能讓他犯險,大遼抓住一個皇城司提舉不要緊,要是抓住一個大宋王爺,那特么就是另一個性質了啊。 以董平這個家伙為先鋒,這董一撞的本事還是不錯的,雖然人品很不咋滴,但是楊浩看重的就是本事,昨夜里發布任務的時候,因為誰是先鋒官的問題,董平和索超還爭了起來,結果當場比試,索超落敗。 董平得意洋洋的帶著一千騎兵率先出發,他的任務很艱巨,必須掃清所有遼朝的探馬,不能泄露半點大軍北上的消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