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七七章 義士-《國色生梟》


    第(1/3)頁

    更新時間:2o12-o9-18

    刑場第一通鼓已經(jīng)響起,午時一刻已經(jīng)到來,三通鼓畢,便要行刑。

    此時已經(jīng)有兵士端著酒碗上到刑臺,人犯就刑之前,總要是給上一碗酒讓他上路,那酒水湊到那五十多歲的老囚犯面前,老囚犯挺著鼻子嗅了嗅,隨即往酒碗中吐了口唾沫,大笑道:“好臭好臭,官府的酒水原來也是臭的,沒有一處干凈的地方,老夫可不喝這等臭氣熏天的酒,免得臟了自己。”

    旁邊眾囚犯聽到這話,沒有飲酒的便往酒碗中吐唾沫,飲過酒的立刻吐出來,都是大聲叫道:“好臭好臭。”

    圍觀的百姓卻也在心里暗暗欽佩這些囚犯。

    西山道除了通州時常生動蕩騷亂意外,并非其他地方都是太平,各州也時常出現(xiàn)百姓騷動,只不過喬明堂處置有方,恩威并濟,大多數(shù)的騷動都能夠很快平息下來。

    這幾年來,朝廷的賦稅一加再加,便算地方官府不橫征暴斂,盡朝廷攤派下來的賦稅,也讓大秦百姓苦不堪言。

    西山道自然也無法幸免。

    喬明堂身為西山道總督,當(dāng)初上任之時,也還真是做了不少利民舉措,興修水利,獎勵開荒,展農(nóng)商業(yè),而且在吏治上也是頗有成就,在西山道的百姓心中,還是很有威望,算得上是一個好官。

    只是朝廷需要的銀子越來越多,每年賦稅都是大幅度增長,開國之初,大秦帝國百廢待興,朝廷出臺一系列措施,那是力圖在戰(zhàn)亂之后,恢復(fù)國家的穩(wěn)定和繁榮,皇帝陛下更是立國第一年便開考,選拔人才,大加任用,朝廷和地方上當(dāng)時便有大批的能臣干吏出現(xiàn),中原經(jīng)過二十年的諸侯紛爭亂世,百姓們也開始安居樂業(yè)。

    那個時候,大秦帝國的軍隊?wèi)?zhàn)力極強,西北部的西梁國、東北的高麗國都是不敢對大秦帝國有絲毫的侵?jǐn)_,反倒是大秦帝國的軍隊時常進入他們的國境,先是帝國的軍威,國內(nèi)的經(jīng)濟又迅展,百姓們在立國初期,也確實感到了一個國度的慢慢崛起,許多人都深信,大秦帝國的百姓,將會過上安居樂業(yè)的生活。

    立國十六年,朝廷十年沒有增加一絲一毫的賦稅,地方官吏雖然不乏作奸犯科貪污納賄之輩,但是整體而言,官場上的風(fēng)氣還是比較好。

    那時候,大秦帝國的每一位子民都感覺到盛世的來臨,都覺得大秦帝國的皇帝陛下乃是千古圣君,都為自己是大秦帝國的一份子而感到自豪。

    只是誰也沒有想到,從四年前開始,朝廷的賦稅便開始急劇攀升,朝廷利用各種理由,賦稅一加再加,而且征收賦稅的手段十分的暴力,若有欠稅者,通常都要遭受暴力對待,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朝廷都如此,地方官吏自然是趁火打劫,利用朝廷增加賦稅的勢頭,巧立名目,極盡盤剝之能事,本來國泰民安欣欣向榮的大秦帝國,就如同入了魔道一樣,短短幾年時間,便開始迅的衰敗,各地百姓民不聊生,

    那些地方豪紳,更是趁機利用各種手段欺壓百姓,兼并土地,窮兇極惡,為了利益最大化,無所不用其極。

    官紳勾結(jié),整個大秦帝國幾乎都是一片烏煙瘴氣。

    雖然依舊不乏一些能臣干吏,但是面對整個國家的迅衰落,卻也是難以阻止這樣的趨勢一再衰敗下去。

    能夠糊口的百姓強自忍耐,但是一批天地皆無,連肚子都填不飽的百姓自然是無法忍耐這樣的困境,落草為寇,嘯聚山林,鼓動騷亂,導(dǎo)致大秦各道時常出現(xiàn)民變騷亂,雖然大部分的民變在官府的強壓之下被鎮(zhèn)壓下去,但是百姓心中的怨怒卻是越來越盛,而且一些別有居心野心勃勃之輩趁勢而起,占地為王,與官府對抗,積攢實力,待機而起。

    這樣積攢實力伺機而的草莽流寇不在少數(shù),隨時都要如同星星之火燎原,迅爆出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昌市| 灵武市| 东宁县| 喜德县| 赞皇县| 银川市| 盱眙县| 陇西县| 南部县| 繁峙县| 石嘴山市| 湘潭县| 香港 | 富源县| 右玉县| 平陆县| 高碑店市| 微山县| 聂拉木县| 河池市| 文水县| 土默特左旗| 海盐县| 黄石市| 湘阴县| 汶川县| 泸定县| 嘉义市| 自贡市| 晴隆县| 栾川县| 扬中市| 中宁县| 寿光市| 商河县| 玉屏| 固始县| 新昌县| 新宁县| 英超| 罗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