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喪事習俗-《我在道觀里念經成仙》
第(1/3)頁
李紅等人給老人擦洗了遺體,梳好了頭發戴上壽帽,換上了壽衣和壽鞋。
下一步就是抬壽材,這需要八個壯漢,農村叫八仙或者八大金剛。
鄧保和打著手電筒到村里走了一圈,鬧的村里的狗狂吠不已,狗叫聲叫響了整個村子,鄧保和才將人喊齊。
回到老宅后,客廳里的桌子已經擺好茶點和茶水,等著眾人的到來。
而這個時候,鄧保和又到了村里操持喪事過程總拿的家,請他起床到老宅為老人入殮。
老人叫鄧清風,今年六十二歲,四十歲接任村里的上一任的總拿成為村里新的總拿,這么一干也過了二十二年。
二十二年來為村里不少老人操持過喪事,在村里備受人尊敬。
鄧清風也知道老人最近兩天可能就會去,所以鄧保和的到來,他沒有意外,起身穿好衣服,就跟著鄧保和來到了老宅。
走到廂房看著已經打理好的老人的遺體,鄧清風點了點頭,這時抬壽材的幾位也到了客廳,坐下喝著茶水聊著天。
沒坐多久,八人等睡意沒了,就走到老人為自己準備壽材的房間,先是將壽材蓋推開,抬了出來立在墻邊。
隨即八人合力將壽材主體抬到了大堂的一側,放在四塊完整的青磚上,剛好是壽材的四角。
將壽材放好后,擺正擺直,八人又回到座位上坐下閑聊起來,喝了一會茶水,就各自回家休息去了。
只有住的近的人和鄧清風留了下來,先是安排鄧保和在大堂里鋪了一涼席。
然后讓鄧保和、王鑫宇、李海波幾人將老人的遺體搬到涼席上。
擺正老人的遺體后,收攏雙腿拉直然后讓雙腳并攏,雙手自然伸直放在身體兩旁。
再在老人的臉上蓋上一張黃紙,遮蓋老人的遺容。
接下來就是處理棺材的內部,鄧清風先是在棺材內部鋪上一層石灰,用作防腐。
然后鋪上幾張柔軟的干凈的大白紙與石灰隔開,也不能讓石灰落到白紙上面。
隨后鄧清風招呼幾人抬著老人的遺體,放入棺材內,頭下墊著一個枕頭。
遺體要擺正,腳掌要踩到棺材的一頭,朝向大門外面,并且腳要并攏,系好絆手絲和絆腳絲。
鄧清風又招呼了一下鄧保和幾人整理了一下老人的壽衣、壽帽和頭發等。
這個時候李紅端著一個飯碗來到了棺材的旁邊,舀了一點大米、茶葉以及一小些銀子碎末混合的東西,放到了老人的嘴里。
這是葬禮的習俗,飯含。
但是十里原的習俗是不放銅錢,稍微放一點銀子和金子的碎末就行了。
鄧清風用黃錢做成了一串黃錢銅板,用繩子穿在一起給老人戴上,同時李紅也拿出剛剛削過一點點銀碎末的銀手鐲,給老人戴上。
這寓意著口中含錢,穿金戴銀,希望老人來世吉祥富足。
再然后就是拿著幾身老人的衣物放到棺材內的兩邊,起到填充空間以及固定遺體的作用。
李紅又拿著自己一家和鄧鳳章他們幾家的衣角,包在一個小袋子里放到老人的手里。
最后就是往老人的頭部的兩旁,先是用衣物和黃錢隔著,然后立著放上瓦片,瓦片頂到棺材內部的兩邊就行了,頭頂空著的地方也放滿老人的衣物。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漯河市|
嘉定区|
肃宁县|
城步|
罗定市|
丰镇市|
宜良县|
敦煌市|
赞皇县|
金山区|
丰都县|
安庆市|
青海省|
都匀市|
都江堰市|
水城县|
嘉祥县|
微山县|
曲靖市|
巩留县|
仁布县|
合山市|
莱州市|
土默特右旗|
尉犁县|
若尔盖县|
营山县|
民勤县|
澄城县|
沽源县|
阆中市|
东海县|
钟山县|
鹤峰县|
龙江县|
仁怀市|
屯昌县|
赤峰市|
安图县|
合川市|
崇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