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地球平行世界水星,襄陽市青山縣茂山鎮(zhèn),一個山峰圍繞形成的盆地,大約有六里方圓,中間有一座孤山。 孤山上滿是青綠色的柏樹,山頂有一座青色的道觀,與周圍的柏樹融為一體。 周邊的村子叫他孤峰觀,孤峰觀此時大門正打開,傳出一個年輕的男人的念經(jīng)聲。 道觀大殿里一個頭戴觀帽,身穿青色道袍的年輕人,正盤坐在大殿中央念誦著經(jīng)文。 張清源挺直腰板,眼睛微閉,手掐法印,嘴里朗聲的念誦著《清靜經(jīng)》。 孤峰觀是子孫廟,傳承到現(xiàn)在有兩百多年,歷代傳承人都很長壽,傳到現(xiàn)在只有五代人。 第五代傳承人就是張清源,道號玄明,今年二十三歲,昨天大學剛畢業(yè)。 張清源還是嬰兒的時候,被老道長在襄陽市撿到。 老道長看到張清源身上印有清源二字,頓時笑道“此子與我道家有緣!”。 于是張清源就隨老道長姓張,叫張清源,道號玄明。 在張清源六歲背完孤峰觀傳承的經(jīng)文后,老道長就讓他去茂山鎮(zhèn)上的小學讀書。 老道長在張清源上高中的時候仙逝,享年一百一十歲,老道長俗名叫張順平,道號清玄。 張清源在十里原村民的幫忙下,埋葬了老道長。 道家陰符經(jīng)說: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不因生而樂,不因死而悲,不偷生不懼死。 老道長的逝世只是暫時的影響了一下張清源,當老道長入土為安后,想著道教經(jīng)文張清源也就釋然了。 回到學校繼續(xù)讀書,最后高考正常發(fā)揮,考上了一所本省的一本,報了哲學系。 昨天剛畢業(yè),張清源參加完畢業(yè)聚會,第二天就回到了孤峰觀。 回到孤峰觀后,張清源先是帶著祭品到了山后,給三位祖師和老道長的墳墓割了草,又給四座墳都添了一些新土。 然后張清源在三位祖師和老道長的墳前擺上祭品,點上三根香和一對蠟燭,張清源就拿出了一瓶五糧液。 給四座墳都倒上三杯酒,恭敬的祭拜后,張清源隨即跪在老道長的墳前說了幾句話。 “師傅,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大學畢業(yè)了,已經(jīng)完成了你的愿望。” “今天我回到孤峰觀后,心一下子就平靜了下來,孤峰觀還真像您說的那樣是我的去處!” 說完,張清源將杯里的酒水再一次橫向的倒在墳前,就盤坐在地上默念起了經(jīng)文。 等墳前的香燭燃燒完,張清源收拾了一下就回了觀里。 回來之后孤峰觀的大殿和側殿還沒有收拾,張清源就拿起掃把和抹布打掃起來。 幾年沒人打掃的大殿和側殿,三清祖師神像和眾仙神的神像,以及地面上都積了一層厚厚的灰塵。 直到傍晚日落時分,金紅的夕陽掛在天邊,張清源才把衛(wèi)生打掃完。 縷縷金光照射在孤峰山上的柏樹上,將青綠的柏樹染了一摸金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