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從始至終,文殊就沒有正眼看過林白軒一眼,他的注意力全部放在小青身上。對于這個“凡夫俗子”,文殊連半點興趣都沒有。 文殊離開的時候,只是遺憾的看了小青一眼,徐徐道:“石磯道友若是改變了主意,卻還來得及!” “好意心領了!”小青的回答也很堅決,“公子在哪里,我便去哪里。至于封神大劫,應與不應,一切隨性隨緣!” 見到小青言辭堅決,文殊也走得很干脆。 林白軒只是淡淡的瞥了他一眼,并沒有留下他的打算。 不怕有人算計,就怕無人應劫。 天道崩滅,文殊又沒有什么特殊的奇遇,轉世重修至今,只不過是一個如意真仙。這樣的炮灰,自然是越多越好。 唯一讓林白軒有些在意的,是他臨走的那句話“有古佛自沉睡中蘇醒”。 能夠指使四大菩薩之一的文殊,必然是橫豎三世佛之一。 文殊廣發天尊、普賢真人這兩個反骨仔,純粹是腦子不好使,被燃燈徹底忽悠瘸了。眼見封神已經結束,闡教大獲全勝之時,居然還要投身西方教。 在九曲黃河陣,這兩人被削去一身修為,還是玉清圣人發了善心,將二人的法力重新補了回來。 燃燈叛出闡教,好歹還混了一個過去佛。而這兩個倒霉蛋直到最后,也只不過是區區一個太乙金仙境界的菩薩,比慈航道人那種只差一步便是佛陀的太乙真仙相差甚遠。 與之相比,慈航道人才是真正的思維慎密之人。 在闡教,慈航道人只不過是十二位太乙金仙之一,但是去了西方教之后,化身觀世音,一躍成為佛教最知名的天下行走、形象代言人。 百姓或許叫不全橫豎三世十方諸佛的名諱,但是對于觀世音菩薩,天下何人不知、何人不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