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七章爛柯-《從神雕開始》
第(1/3)頁
穿過漫長的青峽,便來到大唐帝國真正的南方,一望無際的大平原,原野上阡陌縱橫,花樹漸繁,溪河平流,安靜向南而去,直至最終匯入與南晉接壤的大澤。
南邊這片同樣富庶的原野,比北方少了些壯闊,多了些明秀雅致的氣息,道路兩旁的民宅也是如此,大多是白墻黑檐,高低有致,若隱若現(xiàn)在青樹水車之間,并不顯得單調(diào),反而別樣靜美。
隨著繼續(xù)向南,沿途風(fēng)景越來越安靜,溪河越來越多,清池石橋常見,農(nóng)田相對變得少了些,幽靜的莊園卻多了不少,而他們也正式地踏入了唐國最南面的清河郡。
他們選擇了在清河郡陽關(guān)城的暫時(shí)落腳,這座城里面商鋪眾多,游人如織,有大小湖泊共一百三十余處,故又稱百湖之城,是備受游人青睞的旅行盛地。
晚間,郭玉等人在客棧點(diǎn)了一些清河郡的名菜,簡單用過之后便正式出門上街,準(zhǔn)備欣賞番城里的夜景。
陽關(guān)城號稱大唐南方平原第一城,這座池城地勢雖不險(xiǎn)要,卻處在極關(guān)鍵的交通要道中,因而極為繁華,即便到了晚上,街上的人依舊絡(luò)繹不絕。
比起長安城,陽關(guān)城多了幾許文人氣息,一路上遇到的男子基本都做儒雅的書生裝扮,女子的衣著也比唐國其他地方保守許多,整座城倒蠻有幾分文靜的美感。
當(dāng)然身處大唐南北要沖,自然也有為數(shù)眾多的其他各國商旅,這些人都把此地作為他們中轉(zhuǎn)歇腳的地方,讓這座城看上去愈發(fā)繁華。
“總算明白歷代唐皇為何會容忍清河郡諸姓至今了。”看著城里的一幕幕,郭玉忍不住低聲感嘆了一句。
千年之前,大唐立國之初,迫于大唐太祖皇帝的恐怖壓力,在崔氏的帶領(lǐng)下,清河郡諸多門閥無奈之下只能投降,避免落個(gè)家破人亡傳承斷絕的悲慘下場。
事后證明他們的選擇也極為英明,清河郡諸姓不止生存了下來,并且獲得了太祖皇帝的好感,爭取到了很多便利。
可也正因如此,大唐朝廷不得不有所顧忌,不能對這里展開徹底的清洗,行事束手束腳,以致于經(jīng)過多年發(fā)展,清河郡的這些世家實(shí)力早已超過當(dāng)年,已然成為朝廷一個(gè)巨大的隱患。
因?yàn)橹灰@些世家門閥愿意,他們完全有能力扯旗造反,頃刻間便能讓大唐朝廷失去對清河郡的控制。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陵县|
无棣县|
巫山县|
广宁县|
蕲春县|
马关县|
长治县|
巴楚县|
松溪县|
来凤县|
祁连县|
黄龙县|
峨山|
轮台县|
洛川县|
边坝县|
汶上县|
南澳县|
罗平县|
渝中区|
贵州省|
灌阳县|
天镇县|
册亨县|
水城县|
吉水县|
海伦市|
湛江市|
东丽区|
通州区|
沂水县|
班戈县|
寿宁县|
历史|
始兴县|
布尔津县|
衡阳县|
鄂尔多斯市|
资源县|
时尚|
桑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