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家在公司這么久了,也知道雜志領域的市場比報紙的市場要大的多,利潤也比報紙領域高得多。 “雜志領域可以說是真正的無國界,報紙可能會因為報道的事和看報的人關系不太密切,久而久之會不再訂閱報紙,就像我們《麒麟日報》為什么在東南亞等地的銷量一直不高,別看《麒麟報紙》在東南亞的銷量達到了60萬份,要知道東南亞光華裔就有3000萬人,60萬份的銷量,很高嗎?” “歸根結底,是我們《麒麟日報》主要報道的是香港本地的事情,所以這就限制了發展。” “而且,大家也明白報紙一份的利潤和雜志一份的利潤差別有多大,可以說是千差萬別了。” “我對報紙的定位,就是傳話筒,影響力,而雜志的定位是我們麒麟報社的錢袋子。” 李志文說了一會,喝了一口桌子上的水,接著說道。 “我大致把雜志分為以下幾類。” “一是時事政治類,就像美國的《時代周刊》、《新聞周刊》、《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周刊》等都屬于這一類,我們公司也可以搞一個這個,對我們公司來說不要太容易了,可以說路已經鋪好了。” “二是經濟財經類,就像剛剛老羅說的《福布斯》、《財富》、《商業周刊》以及我們要推出的《財經周刊》,都屬于這類范疇。” “三是娛樂電影類,還是以美國舉例,《好萊塢報道》、《綜藝》、《人物》等以及香港的《電影雙周刊》,都可以說是。” “說到《電影雙周刊》,老羅,你去派人問問,看看能不能收購過來,收購不過來就咱們自己辦一個。”李志文說道。 金像獎就是由《電影雙周刊》孵化出來的,李志文怎么能不下手。 羅紹勇停下動筆的手,說道:“收到!” “另外,我們也可以搞個《人物》,報道一些名人明星或者平凡的人做出的不平凡的事。” “咱們接著說第四類,第四類是時尚類,這個可以分好多種,我們的《時尚麗人》和《男人風尚》都屬于這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