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你真的不來嗎? …… “王爺,他們撐不住的!” “王爺,快下令出兵吧!” “我等此次領命來此,便是為了清剿此處倭寇!王爺遲遲不下令,究竟為何?” “更何況,屬下聽聞,世子也在運糧隊中。王爺!虎毒不食子啊!” “……” 雪夜之中,彎道出口兩側的林地里,無數的將領、政委、參謀,在發(fā)出質問。 朱高煦依舊是一言不發(fā),此地離正在發(fā)生戰(zhàn)斗的地方,不過三五里地。 這位前半生在軍陣之中長大的大明王爺,很清楚明軍能夠在盞息之間,介入到前方的戰(zhàn)場之中。 前方的火光很大,哪怕間隔著三五里地,朱高煦也能隱隱約約的看到一員明將,正在展現(xiàn)著自己的悍勇。 不輸自己當年! “王爺!”年輕的總政壓著紛紛,低吼了一聲。 朱高煦眉頭一皺,終于是出身了:“等!” 他的視線已經投向了更遠處的福寧州官倉。 如果大侄子給的所有情況分析都沒有錯的話,在福寧州官倉那邊必定還有一伙倭寇,正在等待著官倉內的官兵分出支援,而后發(fā)動奇襲。 而沿著官道一路往東,有幾處沿海隱蔽之處,海面上也必然早有海船在等待著。 王景弘如今到什么地方了? 朱高煦的腦海中,浮現(xiàn)出一幅大明沿海海域堪輿,從南疆直至江浙。 一條從南疆大骨剌直到福建的路線,在朱高煦的腦海中出現(xiàn)。 本王要做筆大的! 一個念想,瞬間出現(xiàn)在朱高煦的腦袋里。 他已經猜到,自家那位大侄子,這一次必定是所圖不小。 身份宗室功勛第一的子弟,朱高煦沒來由的起了爭強好勝的心思。 “令,丙字營全員,繞道東進,伏擊于東向官道?!? 一道軍令,當即就從朱高煦嘴里發(fā)出。 在場的政委、參謀呆滯了一下,不知道這位宗室親王,到底是又想做什么。 他們可都知道,這位王爺也是能征善戰(zhàn)之輩,可不是那等只知耗費民脂民膏的宗室們。應當知曉,此次伏擊,當要以雷霆之勢,泰山壓頂剿滅前方倭寇。 如今為何突然又要分兵東進伏擊。 而被點名的丙字營千戶,也同樣有些發(fā)蒙,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軍令。 “王爺,此地正值酣戰(zhàn),我等未曾支援,怎可另行分兵東進?” “就算王爺有此意,也該先行解決此處倭寇,再行分兵!” “……” 政委和參謀們,一時出聲。 被吵得有些頭疼的朱高煦,冷哼一聲:“令,甲字營全營東進!本王還是這支明軍的主將!” 最后,朱高煦目光陰沉,威懾著從在場之人的臉上掃過。 政委和參謀們不敢再出聲,漢王殿下已經說到這里,他們若是再說下去,那就是違抗軍令。 在陣前,可先斬后奏。 而丙字營的千戶,更是當即領命,扎扎實實的行了一個軍禮,轉身離去。 林地里,風聲更急了一些。 吹動著朱高煦身后的灰白披風。 前方,運糧隊已經節(jié)節(jié)敗退,蜷縮在一架架馬車周圍,被上千倭寇分割成一個個小塊,經受著倭寇們狂風暴雨般的進攻。 每個人身上都掛了傷。 包裹某個親王世子! 那一刀,不該用劈,而是側半步橫切才對! 朱高煦臉上露出一絲輕蔑,想著年輕人,終究還是太過年輕。 經驗短缺。 “殺倭!” 一聲低吼,朱高煦抽出刀來。 主將一聲令下,一道號角聲瞬時響起。 “殺!” “殺光倭寇!” “干掉他們!” 官道兩側的雪林里,在一瞬間爆發(fā)出天崩地裂的呼嘯聲。 “老張,干他娘的!” “殺??!” 一側官道上,一向給人斯文沉穩(wěn)的小朱政委,在號角聲下,第一時間拔出刀,雙目充血,第一時間讓堆滿積雪的身體拔起來。 小朱政委一邊怒吼著,一邊回頭看向還沒有反應過來的張百戶,以及百戶所的官兵們。 “殺倭!”小朱政委又一次怒吼著,然后便再也不顧,率先沖了出去,沖向不遠處正在與倭寇廝殺的運糧隊。 “頭兒,這是咱們的小朱政委?”湊在張百戶身邊的官兵,偷偷的小聲問了一句。 張百戶看著已經沖出去的小朱政委,官道上,還有更多的其他兄弟隊伍里的年輕政委們,也都是在第一時間沖了出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