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爺孫謀南北-《天下第一逆賊》
第(3/3)頁
“來人,將南疆堪輿取來!”
想不到,但不妨礙宮中有著最是精細的南疆堪輿地圖。
朱棣吩咐了一聲,不多時就有四名太監,抬著巨大的南疆堪輿過來。
很形象,雖然有些地方還不精細,但在如今卻已經是難能可貴的了。
朱瞻基看著宮中珍藏的南疆堪輿,心中如是評價。
朱棣已經站在了堪輿前,雙眼在地圖上不斷的掃過一遍又一遍。
“朕有意,加封于靖江王,賜親王銜!”良久之后,盯著堪輿的朱棣,平靜的說出了一句。
朱瞻基頓時大驚。
眾所周知,字越少事越重要。
在國朝封爵上,也是同樣的道理。
字越少,爵位越高。
如漢王,如趙王。
忽然,朱瞻基心里又樂呵起來。
他在想,老爺子會給靖江王一個怎樣的新王號。
南疆?
南洋?
海王乎?
朱棣則是再次開口:“南疆畢竟新征,朱佐敬身為宗室,當為表率,可封地八百大甸。”
皇帝認同了太孫的提議。
他接著說:“鄂宏大鎮守緬甸、底兀剌,朱佐敬鎮守八百大甸、老撾,黔國公府鎮守孟養、木邦、車里,鄭和守大骨剌。”
皇帝已經將整個南疆,視作大明之土地,在行封賜鎮守之舉。
朱瞻基一一記在心中,至少皇帝的這番話,在未來的三五年里,都將會成為整個南疆的政治基調。
無論是鄂宏大、朱佐敬、黔國公府、鄭和,都將成為南疆的權勢人物。
“聽說,你有意遷移中原百姓南下,于南疆定居開墾耕種?”朱棣忽然問了一句。
朱瞻基點點頭:“歸化南疆土著,需要數十年,兩代人的努力。朝廷不可能數十年的提供鎮壓。唯有當真正的大明子民數量,超過南疆土著數量,南疆才是真正穩固的時候。”
騰籠換鳥。
朱瞻基說的很是平靜,但真要是推行起來,那就是無數的血雨腥風。
當南下的大明子民,與南疆土著發生沖突的時候,南疆軍政方面會站在哪一方?
這個問題,用腳都能夠想得明白。
朱棣口出諭令:“朕意欲,遷山東、河南、湖廣、直隸,各十萬戶,前往南疆。”
近百萬大明百姓,被皇帝一句話,給遷往了南疆。
大遷移,對于百姓來說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但朱瞻基知道,老爺子這個決定沒有錯。
無論山東、河南,還是湖廣,這些年屢遭災害,百姓艱苦。
這個時候遷移百姓前往南疆,更多的是為了能讓他們活下去。
而遷移南直隸百姓,則是為了減少直隸人口數量上的壓力。
朱瞻基相信,朝廷推動遷移只不過是一方面。
等到前段時間,親自去南疆走上一遭的兩淮鹽商們,將南疆的富饒帶回來后。朝廷僅僅只需要提出一條減免賦稅的政令,直隸必將會有無數的百姓,自發的舉家前往南疆。
去南疆,土地是自己的,賦稅還會減免。
無論如何,也比在內地,種著地主家的田,還每每吃不飽肚子強。
“陛下圣明。”朱瞻基出口奉承。
朱棣輕笑一聲:“便是我不說,你小子難道就不會提出這一條了?朕不求南疆如何,朕看中的是南疆的土地,還有那里的糧食。”
他輕嘆一聲,接著道:“中原百姓,時常果不飽腹,朝廷牽扯太多。有南疆的供給,再有中原百姓南下,可解朝廷賑濟之壓力。朕,屆時也有充足的底氣,去草原上好好的與那些余孽,較量一番!”
朱瞻基聞聲,抬頭看向老爺子。
老爺子還是一心只想著北征。
在老爺子的心里,南疆其實并不重要。
南疆的重要點,僅僅在于,能多產糧食,能填飽大明百姓那嗷嗷待哺的肚子。
百姓都吃飽了肚子,便不會出事,到時候老爺子才會有十足的精力,去完成掃蕩草原的宏圖偉業。
朱瞻基忍不住開口解釋:“爺爺,南疆不單是生產糧食,南疆很重要!”
他還沒有詳細解釋,朱棣已經抬手打斷。
“今年,南疆諸王室,回入京朝貢,到時候朕會留下他們,南疆王室也都會被冊封于中原。屆時,朝廷會分出總辦南疆諸軍政要務之衙門,你想做什么,自己接手去做。”
前面,朱佐敬將要被加封親王的消息,已經足夠讓朱瞻基震驚的了。
但是現在,這個剛剛聽到的消息,卻讓他更加的震驚。
老爺子要將整個南疆,交到自己手上!
這尼瑪,可就是王中王,皇中皇了!
朱瞻基連忙站起身,抱拳彎腰低頭。
他不敢應下這事。
哪怕老爺子是他爺爺,可老爺子也是大明的皇帝。
皇帝說的話,從來都是要掰開了揉碎了,去思思的琢磨著。說不好,就是老爺子故意做的一個破綻,就看他會不會上鉤。
因為這事,幾乎就是在朝廷之外,再立一個朝廷!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文区|
保亭|
伊吾县|
霍林郭勒市|
大化|
黄陵县|
定安县|
垫江县|
增城市|
明水县|
治多县|
兴宁市|
怀远县|
商南县|
松原市|
广河县|
邻水|
安图县|
林周县|
修水县|
宜州市|
宁陕县|
库车县|
巫溪县|
江达县|
颍上县|
张家川|
上犹县|
郯城县|
当阳市|
五指山市|
临泉县|
鲁山县|
弋阳县|
张家界市|
永安市|
勐海县|
宣恩县|
中方县|
黎平县|
宜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