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爺子回來了-《天下第一逆賊》
第(2/3)頁
機動性,遠不是神機營能夠比擬的。
朱勇的手中,已經拿著一支長長的桿子,他舉著桿子,在沙盤上輕輕點向錢塘江位置。
“此次倭寇犯邊,寧波府定海前所折損過半,朝中必定要往錢塘調派支援。但我認為,這是賊子的調虎離山之計!”
錢塘富饒,大明必定不能讓錢塘出事。
如今錢塘被倭寇進犯,朝廷勢必要五軍都督府調派兵馬,前往錢塘鎮守。
在場之人,皆是大明身經百戰的大將,這等淺顯的計謀,一眼看穿。
“可是,倭寇會選擇何處下手?”
有人提出了問題。
這是目前最為關鍵的。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東南沿海,那漫長的海岸線,足以讓任何統軍之人望而卻步。
若是猜不透倭寇真正的目的,大明不可能糾集百萬大軍,將整個海岸防備起來。
其實一直有一個辦法,可以逼迫倭寇暴露出目的。
那就是堅壁清野。
將大明沿海百姓,內遷到內地的城池之中。
如此,大明則可以在各座城池之中,布置數量眾多的衛所官兵,用以抗衡倭寇。
但現在,不過是一地被倭寇襲擾,若是就此將整個沿海地區內遷,對大明的賦稅將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我已去信鄭和,讓他抽調戰船回來。”朱瞻基同樣在頭疼,沉聲說出自己已經做出的安排。
聞聲,眾人安靜下來,看向年輕的皇太孫。
朱瞻基無奈一笑:“此次寧波府之事,若無內地奸細里應外合。定海前所,必然不會有如此之大的傷亡。這些日子,我思來想去,若要為大明掃除多年來的倭寇之患,唯有直搗黃龍,將倭寇從根子上絞殺干凈才行。”
若不是為此,朱瞻基也不會讓鄭和抽調寶船隊里的戰船回來了。
原本,朱勇等人還在想著,如何防備倭寇進犯。
怎么也沒有想到,皇太孫想著的,卻是怎么從根本上,殺光倭寇,一勞永逸的解決這個問題。
眾人不由的沉默下來,皆是在思考著,這件事情到底如何。
最后,還是這旬的輪值內閣徐景昌開口:“如此,大明必定要大舉用兵,此事恐怕只能等重陽之后,由陛下欽定了。”
朱瞻基吐出了一口氣。
他看向眾人。
“軍中要操練起來。抽調官兵,充實水師,不論如何,對付倭寇不會水是不行的。”
“備戰吧!”
……
九月初七。
滿城桂香,秋風送爽。
一早,應天城里的官吏、百姓,都出了城。
他們最為敬愛的,文治武功、寬厚慈祥的大明皇帝陛下,回京了。
出京北巡的時候,皇帝是坐著寶船,一路水道北上的。
回來的時候,自從過了長江,皇帝就舍棄了慢吞吞的寶船,換乘健碩的戰馬,直奔應天而返。
原本,朝廷是希望,能出城至江邊迎接皇帝陛下。
卻是被皇帝陛下輕飄飄的嘲諷了一聲。
你們的馬車,能有朕的戰馬快?
于是,滿朝的臣子們,只能是靜靜的等在城門口,盼著皇帝陛下回京的隊伍出現。
城門下,群臣是以漢王朱高煦為首。
他如今還是監國,自當是代表著朝廷的。
太子也來了,不過站在了一旁,目光微微下沉。
大概……或許……應該……
是在秋風的撫摸下,有些想睡回籠覺了。
他的身邊,是皇太孫朱瞻基。
朱高煦默默的看了東宮這邊,心中稍稍安定。
他今天沒有失禮,一幫人剛到城門外,他就要請老大來主持迎接老爺子回京的事情。怎奈何,老大數次婉言謝絕,言辭振振他漢王如今是監國,自當領銜朝堂。
一番兄友弟恭。
在場的大臣們,紛紛贊嘆太子的老成持重,贊揚漢王的謙虛恭敬。
就連戶部尚書夏元吉,也被他早早的給請了過來。
要不然,按照老倌兒的脾性,說不得又得拿罪臣之類的說事,不愿來城外迎駕。到時候老爺子一看自己的錢袋子不見了,怕是要生怒。
萬幸,夏老倌兒很給面子,不過勸了半個時辰,也就跟著一起來了。
么問題!
朱高煦心情變得有些怡然自得。
戶部那邊,五萬兩的銀子,已經一分不少的送到了內府。有了銀子的內府監,發誓要將這次皇帝想辦的重陽宴,給辦的漂漂亮亮的。
宗室們也沒有再多說話,不過幾萬兩銀子而已。
雖然……
過年的時候,可能要少買幾個婢女、少賭幾場牌,但在皇帝那里,定然是能多上一句夸獎了。
值得!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巴尔虎左旗|
麟游县|
旬阳县|
三门县|
朝阳市|
广元市|
滦平县|
琼海市|
延寿县|
花莲县|
乐昌市|
和平区|
郓城县|
平山县|
衡阳县|
丹寨县|
中方县|
资中县|
浪卡子县|
武乡县|
双江|
武强县|
鸡东县|
青岛市|
揭西县|
安远县|
武平县|
杭州市|
光山县|
当雄县|
安康市|
行唐县|
稻城县|
潮州市|
赤峰市|
三亚市|
淄博市|
礼泉县|
福建省|
乳源|
德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