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南洋水師-《回到清朝做鹽商》
第(1/3)頁
董書恒是在第二天中午見到了吳鍵彰,這個人身材瘦瘦高高,長著尖尖的下巴,一對小眼睛,卻顯得極為精明。
他出身貧寒,很小就在廣州十三行充當仆役。乖巧勤快,善揣摸洋人心意,英語流利,頗受洋商器重。
遂積累資金,與外商貿易,逐漸致富。并開設了同順行,躋身于十三行行商之列。
第一次鴉片戰爭吳健彰憑著經營茶葉貿易,積累巨資,并投資旗昌洋行,成為該行七大股東之一。
約道光二十五年,吳健彰結束廣州的生意到上海,經營茶葉貿易、典當業等,成為上海灘的大買辦。吳積累巨資后,不斷納錢捐官,道光二十七年以白銀五十萬兩,捐得蘇松太兵備道記名按察使兼江海關(上海海關)監督的肥職。
吳鍵彰所代表的是以廣東十三行為核心的買辦商人的利益。他們所追求的是不斷地擴大和洋人的貿易活動。這些人的利益更多的是和洋人捆綁在一起。他們對于列強在中國的殖民活動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動作用。
董書恒知道這個人并不好打交道。跟這樣的人說話最好直接一些,因為你跟他拐彎抹角,他會比你拐的更彎,搞到最后就是啥也談不成。
“董大人好,董大人真是年輕有為!”
“吳大人辛苦了,讓您大老遠的跑過來,應該是晚輩去拜見前輩才是。”
“哎……董大人說的是哪里話,董大人抗擊長毛,屢立奇功,保我江蘇平安,日理萬機,勞苦功高。”
……
“吳大人,我們一起去逛逛這個園子吧!”董書恒邀請到。
“下官榮幸之至。”
兩人一起向園子里走去,彭玉麟和李存訓跟在后面。
“董大人,下官聽說大人準備在揚州新開一個大型市場,不知道上海的商人、洋行可否去置辦商埠?”
“這當然沒問題,吳大人手上還有生意嗎?”
“下官已經不管生意上的事,但是下官的族兄還管著一家洋行,做些貿易貼補家用。”
“哦,吳大人無需多慮,運河市場主要是為了保障京中的物資供應。這件事是琦善大人提出來的,長毛現在在鎮江截斷運河南段,京城的物資一時吃緊,我等作為臣子要為皇上分憂啊!”
董書恒聽出來了,吳鍵彰這是怕董書恒另起爐灶,用揚州取代上海直接與洋人貿易,那樣子就會侵害他們這些買辦的利益。
董書恒嚴重懷疑吳鍵彰這個官不是自己捐的,而是十三行集體幫他捧上去的,為的就是控制上海的對外貿易。
無論是中國商人還是洋人,進出口貨物都要走他們的洋行倒一下手。洋行什么不做就能賺取大量的利潤。
其實最讓董書恒厭惡的是這些十三行商人是鴉片貿易的最終推手。英國人不可能把鴉片直接賣到中國的內陸。他們都是用大船將鴉片運到近海。然后,這些買辦商人利用一種速度極快的走私船,將鴉片運到岸上再行分銷。
另外,販賣華工的活動跟他們也脫不了關系。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白县|
景东|
攀枝花市|
丽水市|
双流县|
普格县|
图木舒克市|
筠连县|
酉阳|
高阳县|
炎陵县|
平果县|
海南省|
云阳县|
勐海县|
青铜峡市|
梨树县|
临汾市|
泗洪县|
汾西县|
苗栗县|
永善县|
丹棱县|
扶沟县|
莱州市|
屯门区|
无极县|
迭部县|
韶山市|
乌恰县|
东平县|
达尔|
石台县|
五指山市|
道真|
印江|
万全县|
万年县|
钟山县|
永川市|
商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