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直到這時那十幾位領主才幡然醒悟了過來。 頓時心中后悔無比,其實對于領主們而言,討伐軍勢力那些教會異端而言,都不算太友好。 本想著富貴險中求,跟著巨城討伐軍混,第一個打進村內,卻沒想到直接淪為了炮灰。 而且昆尼爾對此沒有任何想要掩飾的想法,面對周圍那些已經對準他們的箭矢和騎槍,這些領主沒的選擇。 其實他們從一開始就想錯了,因為是災厄渡鴉教會占領了奧多村,而討伐軍則是屬于被動捍衛自己的領土。 他們就先入為主的替雙方扣上了正義和非正義的帽子。 其實不論是討伐軍還是災厄渡鴉教會,領主們都只能算是第三方的邊緣勢力,不僅無法引起他們的重視,反而會被他們利用。 但是像宗慎之前那樣,一上去就先亮出貝索斯男爵的身份卡片以及龍裔騎士的徽章,那就又不一樣了。 歸根結底,還是這些家伙對于原住民的認知不夠清晰。 這兩方,無論哪一方都不是什么心慈手軟的家伙,教會就不用說了,本身就常常掠奪村莊,擄走人口。 燒殺搶掠這種事兒,他們可都沒有少干,而且災厄渡鴉教會的儀式已經算是相對“和諧”的一種了。 若是碰到那種崇拜死亡的教會,各種以鮮血和生命為媒介的儀式幾乎是層出不窮的,那是真正的視人命為草芥。 一旦落到了這種教會異端的手里,連個全尸都沒有,生命對他們而言只是一種材料罷了。 昆尼爾也不用說,雖然他是龍裔騎士團倫塔特斯巨城分部的一位騎士中隊長,作為一位資深騎士,他有著自己的榮耀和準則。 但他更是一位經歷了許多戰斗的騎士指揮官,對他而言并不存在所謂的心慈手軟,對待這些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來非法武裝,讓他們打頭陣反而是給他們的一種表現的機會。 對他而言,這十幾位領主以及他們所帶來的戰士,都是妥妥的非法武裝,而且規模不小,已經夠資格被圍剿的那種。 這些領主沒有辦法,他們毫不懷疑只要他們敢對昆尼爾說一個不字,等待他們的就是周圍那些虎視眈眈的討伐軍的攻擊。 于是,在昆尼爾的催促下,這些領主只能帶著手下硬著頭皮率先進入了村內,其中以狼騎兵居多,再輔以一些遠程的三階戰士。 形成了入村的第一梯隊,這些領主的表情都很嚴峻。 在他們的后方則是二百四十位的阿瓦隆輕裝劍士,再后方則是那些射手和法師們,主要是龍裔游俠和水土兩系的法師。 此外還有一隊四階強擊劍士已經先一步入村了。 那些四階的龍語法師和四階的阿瓦隆強擊弩手也在附近尋找著制高點。 而昆尼爾所率領的龍裔騎士團卻沒有行動。 以村內的地形情況而言,并不適合讓騎士們進入其中。 讓步兵推進用人數優勢進行碾壓反而效果更好。 巷戰這種活兒還是得交給步兵來。 后方的魔能投石機和陣地軍弩還在不斷的轟擊。 尤其是魔能投石機,似乎更換了一種全新的投擲彈藥。 不再呈現紫色,而是一個黑色的金屬球體,一落地就會發出劇烈的爆炸。 內部裝有許多的金屬鋼珠,將會瘋狂的橫掃出去,形成一片范圍殺傷。 投石機的火力炸的那些寒鴉大戟武士苦不堪言。 包括渡鴉之塔也在陣地軍弩的轟擊下建筑堅固值持續的下降。 上半部分的塔身被弩矢射的千瘡百孔,再這么下去,恐怕整座渡鴉之塔都要被陣地軍弩給射塌了。 地面前線的推進也十分的迅速,那些寒鴉大戟武士在投石機的轟炸下,根本無法在原地結成陣勢,只能步步后退。 討伐軍這一方在那十幾位領主的帶頭下,深入了村內,隨著法師和射手進入射程,接下來的高潮才剛剛開始。 土系法師紛紛吟唱起群體的土系魔法,大地晃動不止,不斷的有地刺,巖石從地下冒起,周圍的那些村居開始東倒西歪,發出了不堪重負的垮塌聲。 村內的那些村居紛紛垮塌,大地不斷的顫抖著,各種粉塵和雜物隨著村居的垮塌和席卷了出去。 那些教會戰士面對這樣的攻勢,似乎無法抵擋,不斷的后退著。 整個討伐軍的步兵推進線,一直深入了兩三百米都沒有遭到有效的抵抗。 只是偶爾有一些凌厲的箭矢射來和魔法彈射來,數量不多,無法對步兵隊列形成有效的殺傷。 作為回應,每一次都有數倍的箭矢和魔法攻擊作為反擊。 那些站在附近屋頂的教會射手和法師也紛紛撤退,各種攻擊落在了那些村居上,將屋頂和墻體打的千瘡百孔。 奧多村內的建筑基本上都是石質和木質,堅固值不算很高,也就和領主們領地里的三階石屋差不多,遮風擋雨倒是足夠了,但是面對各種三階、四階的射手和法師的攻擊那就不夠看了。 這一戰過后,估計奧多村也將被夷為平地,以村內的這些建筑,根本抵擋不了雙方的攻擊強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