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劉表出征的軍令已經下達了,兵馬亦是整備完畢,糧草也即將到位,馬上就到了劉琦率兵出征二袁的時候了。 問題是,他此番前往江夏,明著是出征二袁,實在是為了接應劉繇入荊楚。 但這件事還只是劉表和劉琦私下商議,父子二人還并未知會劉繇。 他得先給劉繇以及孫堅各寫一封書信,用以做為試探,看看這件事到底能不能辦成。 …… 劉琦的兩封書信寫好之后,便有信使飛速前往吳郡,以最快的速度將信送往正在吳郡對陣的劉繇和孫堅兩方主將之手。 孫堅與劉琦乃是老相識了,二人算是上是一對忘年之交。 在收到了劉琦的書信之后,孫堅起初先是有些詫異的,但他知道劉琦這個人深謀遠慮,心思縝密不可小覷,他要么不輕易找自己,若是找自己,一定便是語出驚人。 于是,孫堅便召集眾將都來帥帳,當眾打開了劉琦的信箋。 在細細看過簡牘中的內容后,孫堅不由哈哈大笑,遂將信箋交付給在場的諸位將領們挨個過目。 孫策看過信后,不由嗤之以鼻。 他諫言道:“父親,劉琦何等身份,居然請父親放劉繇出吳郡去他荊州?如今我大軍圍困吳郡兩月,劉繇已屬強弩之末,不出月余,孩兒定可讓劉繇授首,在這個時節若是放走了他,豈非前功盡棄?父親萬萬不可受劉琦小兒梭擺!還是抓緊攻城才是。” 孫堅沒有說話,只是看向其余眾人,道:“諸公以為劉琦之言若何?” 孫堅站了出來,對孫堅道:“兄長,弟以為劉琦之言,頗為有理。” “哦?”孫堅一挑眉,道:“幼臺且試言之。” 孫靜道:“劉琦當初在陽人縣,曾勸兄長不要去豫州殺孔伷,此時想來,此確實為金石之言,畢竟無緣無故擅殺名士,以兄長的聲望還有我軍目下實力,還是承受不起……而如今吳郡的劉繇,也與孔伷一般為青州名士,且還是宗親中人,若是殺了他,恐惹怒青州士族,更易招護君之盟報復,如今二袁在淮汝和南陽彼此爭鋒,而護君聯盟也定將出兵討伐二袁,三家大戰在即,當此時節,正是兄長安心在吳郡發展勢力之時,何苦要去惹那宗親之盟呢?” 程普在一旁道:“幼臺公此言甚是有理,我們的目標是拿下吳郡為根基,至于劉繇死與不死,對明公而言并無所謂,只要他離開吳郡,一切都好商量。” 孫堅滿意的點了點頭,道:“不錯,幼臺和德謀之言甚善!當下時局正亂,正為我吳郡孫氏坐山觀虎斗時,確實不需惹惱劉氏宗親……伯符,你雖勇烈,但畢竟年紀尚輕,于這權謀之道上鉆研頗淺,今后還需多跟你幾位叔父學習才是。” 孫策拱手言道:“父親教訓的是,孩兒謹記父親教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