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鄭倫行至殿前,將黑虎被擒訴說一遍。 眾士卒把黑虎簇擁至階前。 蘇護見狀急忙下殿,叱退左右,親自為崇黑虎解了綁繩,跪下道:“護今得罪天下,乃無地可容之犯臣,鄭倫不諳事體,觸犯天威,護當死罪!” 崇黑虎面帶慚愧之色,答道:“仁兄與弟,一拜之交,未敢忘義,今被仁兄部下所擒,愧身無地!又蒙厚禮相看,黑虎感恩非淺!” 蘇護尊崇黑虎上坐,命鄭倫眾將來見,吩咐鄭倫向崇黑虎請罪。 崇黑虎忙阻止,豪爽的道:“鄭將軍道術精奇,今遇所擒,使黑虎終身悅服。” 蘇護令人在廳堂設宴,與黑虎二人歡飲。 席間,蘇護把天子欲進女之事一一對黑虎訴了一遍。 崇黑虎聞言頓時笑道:“小弟此來,一則為兄失利,二則為仁兄解圍,不期令郎年紀幼小,自恃剛強,不肯進城請仁兄答話,因此才被小弟擒回在后營,小弟此來實為仁兄也。” 蘇護感激的道:“此德此情,何敢有忘!” …… 兩位君侯在城內飲酒,卻急壞了城外的崇侯虎,得知兄弟被擒,頓時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團團亂轉,不巧有人來報,西伯侯差官散宜生轅門外求見。 崇侯虎心中不悅,同樣接了圣旨,卻一直不見西伯侯派兵馬前來助陣,如今只命一門下大夫過來又想作甚?不過還是命散宜生進了營帳,卻要聽他有何話可說。 一見面,崇侯虎便拿腔作勢將西伯侯姬昌一陣數落,言他茍且偷安竟不思為國,一直按兵不動違避朝廷旨意。 散宜生卻生了一張好口舌,有口吐蓮花之能,先是花言巧語為西伯侯姬昌辯解了一番,最后卻請命親自去城中一趟,將姬昌的一紙書信送與蘇護,可叫蘇護進女王廷,各罷兵戈,息了這場烽煙。 崇侯虎聞言大笑,譏諷了幾句,不過想起落入蘇護手中的兄弟,終究還是投鼠忌器不敢再戰,最后還是允了散宜生去見蘇護,畢竟他心下也存了一分和平解決的希望…… 城內,酒席仍未散去,有人來報,城下有西伯侯使者前來求見。 蘇護聞言暗道一聲天助我也!大跳而起,命人將散宜生迎了進來。 雙方寒暄一陣,散宜生便奉上了姬昌的書信。 蘇護展開來看去,內容情真意切,痛陳厲害,更于書中列了三利三害,從家國天下講到忠恕仁義,里外就一個意思,讓他趕緊將女兒送去朝歌陪王伴駕。 蘇護看畢,半晌不語,只是點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