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二人雖不至于水火不相容,可正因行道不同,收徒的標準當然也大相徑庭。 雙方常常會因此而爭吵,幸好身旁還有太清道人與東王公在側(cè),一看到兩人要迸起火星,便開口斡旋一番,總算是保住了二人之間的情誼。 只是,無論太清還是東王公,他們都清楚,兩人之間的沖突關(guān)乎他們所執(zhí)之道,求證道心之根本。 一闡一截,幾乎南轅北轍,想要保持和諧的狀態(tài),這本就是極為困難的事情。 除非兩人當中有一人愿意讓步。 然而,這怎么可能? 雙方都是心高氣傲之輩,都覺自身所行之道乃是正確的,未將對方的道打入歪門邪道已經(jīng)是看在彼此億萬年的情誼上極為克制了。 改變是不可能改變的。 關(guān)于這一點,哪怕是他們本人也十分清楚。 好在二人自降生起便在一起,一路相互扶持走來,感情并未淡去,還不至于因為這點分歧便翻臉成仇…… 二人爭論一番無果,眼見又要吵起來了,太清與東王公忙開口勸解,兩人很快被安撫下去…… 眼見時候不早,開宮收徒的時機以至,玉清道人朝著東王公一笑,道:“道友,貧道本欲煉制一件寶物,設(shè)一方幻境,幻化六欲七情,以試求道者之心,只是忽然想起道友手中的山河社稷圖,便做罷了。 吾知其寶如四象變化,有無窮之妙,思山即山,思水即水,想前即前,想后即后,可演化萬象,生靈生滅亦在一念之間。 故此便想省了這個麻煩,借取此寶立下一方問心之境,試一試這些仙神心性如何,望道友不吝成全。” “呵呵……小事耳,道兄盡管拿去用便是了。” 東王公輕笑,伸手一招,天外飛來一張圖卷,東王公隔空一指,山河社稷圖落入了玉清道人手中。 玉清道人神念在圖中掃過,瞬間明了了此圖的用法,伸手在圖上一抹,圖中世界變幻不休,轉(zhuǎn)眼間另立了一方乾坤。 接著,伸手一拋,山河社稷圖落于后山麒麟崖上,化為一道清朦朦的光門,門后便是一方五色斑斕,變化玄奇的世界。 玉清道人叫來了白鶴童子,吩咐道:“童子,你去通知那些想要拜師的仙神,若想拜入我玉虛宮門下,便要在這門中走上一遭,唯有能夠從門中走出來的,才有資格被我玉虛宮收錄為弟子。” 白鶴童子答應(yīng)一聲,出去傳話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