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張公案》
第(1/3)頁
張屏道:“下官以為,眼下最大的疑惑是,誰是王子,他們到底在找什么。”
此案緣由其實很簡單,歸結(jié)起來就四個字——財寶,貪求。
東真國、蒲氏、石棺中的女子、那兩個死去多年姓名未知的道人、姚老拐、無辜遇害的姚叢,以及,真兇……
甚至可能包括和王。
這一串串的案子,新血與舊血,其實都是因為貪心與執(zhí)念,生出的惡。
“若要讓案子徹底了結(jié),唯有找到他們一直在找的東西?!?
王硯嗯了一聲:“東真國找的,應(yīng)該就是佩之所說,楚朝和王從東真國奪來的寶物?!?
張屏點點頭:“他們必是懷疑寶物藏在和王的墓中。傳說和王葬在并州,丁威的假身份是并州人士,他自稱祖上三代清清白白,東真國細(xì)作潛伏在并州已多年。”
王硯挑唇:“但丁威被你瞧出破綻,即是沒去過并州,只是用了那個戶籍??磥頄|真國余孽在并州沒找到什么。這群番子挺會做買賣,弄個假戶籍,子子孫孫一串兒用,劃算。而今,他們著重查的,一是京城的和王墓,二是豐樂?!?
張屏道:“下官以為,一直都是豐樂。和王如果葬在楚朝皇陵,葬儀必由官員打理,不好在墓里藏東西。”
王硯頷首:“不錯,本部院此處沒你考慮得細(xì)致。”
張屏雙眉緊鎖,沒吱聲。
東真國的人來豐樂尋寶,是這些兇案的開端。
案子的真相,已大略現(xiàn)出了輪廓,可要完全清晰,還需要等京城的線索。
王硯對他連句“大人謬贊,下官萬不敢當(dāng)”都沒有也不在意,只道:“那番子所謂的王子,十有八九也在豐樂縣。這群番子在我朝潛伏活動許久,這一次務(wù)必一網(wǎng)打盡。另外的兇手,你那里已經(jīng)有名字了吧,先報與本部院,立刻拿住,免得跑了。”
張屏躬身:“下官覺得,證據(jù)和線索都不足,還是暫不要拿人。下官想求大人一件事?!?
王硯微揚眉。
這小子真拿馮邰的話當(dāng)圣旨了?
不過這件案子確實牽連甚大,經(jīng)歷少,放不開,也算正常。
王硯負(fù)手,簡潔道:“說。”
向王硯告退后,張屏又直奔卷宗庫。
他還有一件事沒有想通。
姚家的《青烏經(jīng)》中,隱藏著什么?
《青烏經(jīng)》相傳是彭祖弟子青烏公所作,以四字歌訣曉風(fēng)水堪輿之道理,只有一冊。
張屏去和王硯審案時,謝賦等人又驗看了一下姚家的《青烏經(jīng)》。書頁無缺漏。是京城瀚廣書局至圣元年刊印,還有一枚品墨齋的戳印。
謝賦道:“品墨齋是本縣一書坊,原來在東市大街上,十幾年前就關(guān)張了。幸而本縣生的幾位同僚還記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