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張公案》
第(1/3)頁
死人怎么能殺人?
鄧緒淡淡道:“張屏,將你認為的真兇說出便罷,若有證據,一一列舉,公堂之上,不必故弄玄虛。”
張屏側轉過身,指向身邊:“殺馬廉的兇手,就是此人。”
張屏的手指向的,是陳籌身邊的一人。
當日和陳籌一起在湖邊喝酒的另一個書生,呂仲和。
堂上的眾人又都變了顏色,陳籌一臉錯愕,半張開嘴,鄧緒道:“張屏,三司會審的公堂,可非隨便亂指兇手的地方。你說呂生是兇手,有什么憑證?你又說兇手是個已經死了的人,難道在暗示本寺和其他兩位大人,此人另有身份?”
張屏又垂下眼皮:“學生不善言辭,這案子太過復雜,一時不知道該從何說起。大人可以著人去呂仲和的住處查抄,他當晚行兇時穿的衣服和其他證物,應該都在他的家里,能夠證明學生所言不虛。其實,呂仲和是殺馬廉的兇手,本應該非常容易就查到。只是因為王大人太英明了,兇手算錯了幾個人,才會出現今天的局面。”
王硯的臉青中透綠,鄧緒即刻命人去呂仲和的住處,又道:“張屏,你雖有皇上的特許,但公堂上,也容不得你如此譏諷王侍郎。”
張屏抬眼看看鄧緒又看看王硯,一臉端正:“學生是說實情,并沒有譏諷王大人。兇手希望盡快被官府抓到,故意在馬廉的家中留下了許多線索……學生慚愧,不會說話。”
王硯的臉色越來越多彩,卜一范打圓場道:“沒關系,你不用緊張,慢慢說。”
張屏頓了頓,在心里整理了一下順序,方才接著說:“學生被關在獄中時,互相訴說被懷疑的原因,我發現呂兄的話中,有破綻。他和馬廉可能沒仇。馬廉沒有挖苦他,譏諷他的那個戲本,不是馬廉寫的。”
馬廉出名之后,各大戲班找他寫本子的太多,加之為了籌備科舉,馬廉多是拿錢掛名,尤其最近半年。
鄧緒道:“馬廉請人代筆,當然不會明說,你怎么知道那戲本是不是他寫的?呂仲和為什要撒這種對自己全無好處的謊?”
張屏道:“呂兄說,他去年臘月來到京城,又結識一名女子,到談婚論嫁,再被馬廉寫本子譏諷,婚事散了,這個時間,怎么推測都不對。學生當時也不明白,為什么呂兄要扯這種謊。”
如果呂仲和與馬廉沒有仇,那么他就不是殺馬廉的疑犯了。一般犯人撒謊都是替自己脫罪,可呂仲和為什么偏偏要說讓自己背上殺人嫌疑的謊?
所以張屏一開始以為自己想錯了,他去看了馬廉的宅邸,又看了試場,越來越疑惑。
“學生在馬廉家中查看后,發現了一條明線和一條暗線,這兩條線能夠找到兩個完全不同的兇手。但殺了馬廉的,明明應該只有一個人。”
那條明線,就是馬廉溺死在浴桶中,死前身上有刀傷,兇徒把兇刀拋棄在當場,馬廉家的值錢的東西并沒有被盜走,如此殘忍的手法,表明兇手與馬廉有仇,趁馬廉沐浴的時候潛入,把他殺死。
“馬廉臥房的墻旁和門閂被刮過,是刑部拿證據的時候刮得吧,學生猜測,應該是墻上有泥痕?”
王硯面無表情地頷首:“不錯,干泥中混有草屑,可能是兇手蹭上的。另外地上還有干痰漬,混有食渣,有酒氣,或是馬廉的,或是兇手吐的。”
泥痕可以證明兇手或許從一個潮濕有草的地方來,干痰漬則說明兇手可能喝過酒。
馬廉被殺的那晚,既在潮濕的地方,又喝了酒,最大的嫌疑就是陳籌、呂仲和、韓維卷三個在陳子觴的祠堂邊喝酒的書生。
王硯負起手,瞥了一眼堂上:“下官在移交大理寺的卷宗中,亦寫明了這些疑點,但鄧大人一直視而不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悟县|
南部县|
湄潭县|
濮阳县|
新丰县|
广德县|
芦溪县|
四平市|
沧州市|
台南县|
吴忠市|
高要市|
枞阳县|
资讯
|
滨州市|
珠海市|
同江市|
丰都县|
化隆|
都昌县|
广州市|
南岸区|
高台县|
关岭|
奈曼旗|
宁海县|
陇南市|
宜兰县|
睢宁县|
怀远县|
吉安县|
淮安市|
景德镇市|
大足县|
邵东县|
雅江县|
织金县|
五指山市|
锦屏县|
中方县|
来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