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陳錦弦沒有多耽擱,準備工作就緒以后,雙手放好位置,嘴唇閉合。 聲音旋即傳出,弱起漸強,一幅開闊曠達的畫面油然而生。 趙嚴松被曲調感染,不由閉上眼睛沉醉其中,仿佛身臨無垠的草原之中,盡享平靜和美好。 緊接著似乎看見了布谷鳥、燕子等在草原上飛舞旋轉,鳥啼聲清脆悅耳。 氛圍逐漸變得熱鬧起來,他看見鳥群在上空嬉戲,一派生機。 即將到達百鳥爭鳴階段時,趙嚴松摒住了呼吸,神經緊繃。 能不能吹好這首曲子,就看能不能把握好核心段落了。 擔憂之余,只見頭頂上的鳥群越來越多,數十種鳥叫聲交相啼叫,百鳥爭鳴。 最后,鳥群隨著鳳凰逐漸遠去,嗩吶聲減弱。 一曲奏完,趙嚴松兩行熱淚。 陳錦弦的演奏,完全超乎他的想象,將《百鳥朝鳳》這首曲子發揮到了極致。 幾乎挑不到任何缺點,每一處細節的把控都極好。 從頭到尾,也沒有出現過氣息不足的情況,鳥啼聲逼真極富感染力。 “陳先生,你吹得太好了!京劇和嗩吶雖有共同之處,但我還是第一次見有人京劇唱得好,嗩吶奏得妙的人。” “你師傅是誰?” “你學嗩吶多少年了?” “你…” 陳錦弦連忙擺手,“停!” 這一連串追問,他聽都沒聽過來,更別說回答了。 在京劇這方面,許鶴年是他的師傅。 但嗩吶… 他要是說自己無師自通,趙老能信嗎? “那個趙老,外面直播應該開始了,咱們出去看看?” 趙嚴松緊握住他的手,感動非凡。 嗩吶,后繼有人了。 前廳,賓客紛至,花圈放置兩側,直至擺不下了才挪到后院。 靈堂前鮮花堆簇,環繞著陸探微的照片。 陳錦弦這才得空看了一眼,是個和藹可親的老人,眼里有光噙著笑。 他鄭重地鞠躬行了一禮,退出靈堂。 馬路兩邊站滿了人,放眼望去,黑壓壓的一片,比他來時要多很多。 幾乎整個梨花鎮的人都來參加吊唁了,他們著一襲黑衣,站于馬路兩側。 時而低頭擦淚,時而暢聊陸校長生平,沒人笑得出來。 村民們排著隊送上花圈,雙膝跪地、上香,在棺前痛哭。 “陸校長,謝謝你當初不顧病痛,到家里來勸說我家小寶讀書,都是因為您,他才考上大學找了個好工作。” “要不然現在還在地里種菜呢,陸校長,你怎么走的這么早啊。” 中年婦女匍匐在地上,淚水沾濕了碎發,雙目通紅,遲遲不愿起身。 陳錦弦過去扶了一把,“人已經走了,請您節哀。” “陸校長肯定也不想看見你們這么難過。” 隨后,中年婦女口中的孩子急急忙忙跑上前來,跪在靈堂前。 一叩首、二叩首、三叩首。 每一次頭點地,都格外深沉。 他攙扶著母親遠去,兩人相互依靠,身影消失在陳錦弦的視線里。 或許是內心深處被觸動到了,他抬了抬眼皮,仰頭看向天空。 不知道他離開的那一天,會不會也有這么多的人大排長龍,只為了和他問一聲好。 對陳錦弦而言,這場葬禮是一場洗禮。 他更加堅定了要傳承國粹的決心,不僅僅是為了完成系統任務。 是真真切切的,發自內心的,想要弘揚傳統文化。 下葬當日,陳錦弦連同嗩吶班子,八臺合奏《百鳥朝鳳》,氣勢宏大。 百鳥朝鳳一共有九段。 第一段稱之為序! 但是卻沒有具體的名字。 按照道上的規矩,百鳥朝鳳第一段的名號,當是這位喜葬者的名字。 在陸探微的葬禮上吹。 那么這序,便是探微序吶。 正所謂嗩吶一響,敬送亡人! 曲子看似聲音輕柔,實則變化極多。 吐、滑、花、指、顫音! 吞、吐、墊、打、抹、壓! 舌沖、氣沖、反彈、反雙、連彈、氣唇同顫、指氣同顫…… 各種復雜的技巧,在陳錦弦身上展現。 與之而來的,還有山中那些小鳥。 這便是華夏名曲—— 百鳥朝鳳! 陳錦弦一口氣吹完一整曲《百鳥朝鳳》后。 身體沒有半點不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