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陳錦弦不得不用古箏一個人彈奏。 戲腔,在這個世界屬于開創(chuàng)性的一種唱法,從來沒人想過可以將戲腔融入歌曲當(dāng)中演唱。 即便有人想過,但京劇早已式微,融合了也完全沒有受眾。 再者說了,京劇戲腔想要唱得好聽并不簡單。 因為陳錦弦是京劇傳人,所以戲腔對他來說只是信手拈來。 棒子想要唱出這首歌,估計困難的很。 與此同時。 陳錦弦已經(jīng)唱到了最后部分。 唱到這里。 陳錦弦的聲音陡然升高。 “戲幕起,戲幕落,終是客。” “你方唱罷我登場!” “莫嘲風(fēng)月戲,莫笑人荒唐。” “也曾問青黃,也曾鏗鏘唱興亡。” “道無情,道有情,怎思量。” “道無情,道有情,費思量。” 這些歌詞內(nèi)容很容易理解。 你剛唱完我登場,不要嘲笑風(fēng)月戲,不要笑我荒唐,也曾問過自己是否成熟,也曾鏗鏘的唱過國家興亡,道是否有情,怎么思量,很難思量。 一些女孩子聽到這里,不由得有些淚眼婆娑。 伴隨著陳錦弦古箏的音律再度驟然變化,那些強忍著淚水的人,仿佛是被觸到傷心事一般,潸然淚下。 雖然流淚,但卻沒人哭出聲。 任由眼淚沿著眼眶留下。 哭的出聲是委屈。 哭不出聲……叫悲傷。 這一次,沒有棒子國的粉絲敢囂張。 因為他們知道,這首歌棒子國真的超越不了。 無論是情緒感染力還是這首歌的演唱難度,在華夏、韓國都很難有人能夠超越。 一曲至此,終落幕。 陳錦弦起身俯首作揖。 隨后,一個人默默走下了舞臺。 此時的觀眾席,大聲的呼喊起陳錦弦的名字。 “陳錦弦!!!” “陳錦弦!!!” …… 零散的聲音匯聚在一起雖然不大,但也讓陳錦弦心頭一暖。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