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只是好景不長,日本這艘戰船此刻已是四處漏水,糜爛的各個戰場上根本無力回天。 首先是菲律賓戰事告急,從三月份開始的棉蘭老島戰役如今日軍的情況已是全面潰敗之勢。 在去年發生的萊特灣海戰就基本印證了這一事實,當時日軍雖居劣勢,但在塞班島、馬里亞那群島等戰役皆失利后,若再喪失菲律賓或華夏寶島,其帝國“南線”資源輸送本土的命脈將斷絕,在東南亞與華夏、朝鮮、本土的聯系將被切斷。 日本這個戰爭賭徒又犯了老毛病決定孤注一擲,企圖擊退盟軍在萊特島的登陸部隊,并打敗其海上力量。 而盟軍幾經考慮后,放棄攻打華夏寶島而先從菲律賓登陸,并決心以優勢軍力掩護登陸,并一舉擊潰前來支援的日本帝國海軍。 結果如所預料,日本人這種顧頭不顧腚的行為注定會失敗,數量上遠居于劣勢的日本海軍聯合艦隊損失慘重,巡洋艦以上重型軍艦13艘被擊沉。 日本在菲律賓一帶海基與陸基航空力量被消滅,嚴重打擊了日本全局的實力,從此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爭中,與美國不再是一個戰略力量上的較量。 此戰役也為后來美軍成功攻下菲律賓群島、沖繩島等地打下基礎。 由于戰局無望,日本此役第一次有組織地發動神風特攻隊自殺攻擊。首戰就將澳大利亞所屬巡洋艦澳大利亞號被重創,似乎顯示特攻有些效果。 從去年10月25日起,日軍開始有組織地對盟軍艦艇進行自殺式攻擊。大量所謂的“神風特工隊”加入到對敵海軍艦隊的瘋狂進攻,企圖用那可憐的血肉之軀與悍不畏死的精神支柱給與敵人重創。 而原時空里,大和號就是在一次自殺性任務中被美軍第五艦隊給擊穿,沉沒于深邃的太平洋海底。 可由于某些外部原因造成的蝴蝶效應,現在大和號非但沒沉沒,反而讓它多茍活了近半年,還在滿血狀態下來到了新加坡。 美國人主要目的就是解放菲律賓,結束日本統治及消滅殘余之日本守軍,并切斷日本本土與東南亞的物資線路,為進一步登陸本土做打算。 眼下日軍在菲律賓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再不作出相應的對策,最后丟掉菲律賓群島那是板上釘釘的事。 正好這個時候,前來為新加坡保駕護航的大和號艦隊派上了用場,板垣征四郎立馬想到讓艦隊北上支援菲律賓。 可人家海軍那邊牛氣得很,艦隊司令伊藤整一中將根本沒把他這個南方軍最高指揮官放在眼里。 理由是我們海軍到這是奉大本營命令來維持馬六甲海峽的安全,以及防止敵人海軍進攻新加坡的,至于其他就管不著了,反正也沒接到大本營的新命令。 沒辦法,板垣征四郎只能先給高層打報告,經過好幾天的墨跡拉扯,大本營終于給艦隊下達了命令。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