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雖然沒有自己實操過手術,可長時間在醫生手下做助理的小醉也算的上耳熟能詳,不斷提醒著還有些緊張的年輕醫生。 年輕醫生深吸口氣,自己當然知道該怎么做,只是沒有什么實操經驗,面對這種情況有些無從下手的感覺。 他努力讓自己的情緒平復下來,雙手緊緊握了握拳使其不再顫抖,隨后才拿起了手術刀,憑借著腦海里的記憶開始一點點處理起了創口。 目前來看,這位連長雖然處于昏迷中,但情況還算比較穩定,這一切也要歸功于他腿根上那條扎得死緊的止血帶和綁在上面的止血鉗。 現在部隊里每個連都會配備兩到三名醫護兵,他們身上配都備著磺胺粉、嗎啡針、止血帶與繃帶這些簡易急救工具,在士兵受傷后就會對傷員進行簡單的急救處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止血。 像這種大腿被炸斷的情況,不僅要綁好止血帶,還得用止血鉗夾住裸露在外的動脈血管,使其完全止血,再把止血鉗綁在腿上防止轉移過程中血管再次噴血。 雖然看似血腥粗暴,但卻直接有效,要是不進行這樣的處理,那重傷員根本撐不到野戰醫院就會流血休克而死。 “手術剪!” “給…” “敷料鑷!” “大動脈結扎,清理殘端…” … 時間慢慢過去,年輕醫生已經是滿頭大汗,不過手下的動作反倒越來越利索,旁邊的護士一直不停的為他擦拭。 小醉也充當起了外科助手的角色,拿著止血鉗和鑷子分擔了一部分工作。 經過了將近一個小時的手術,傷員的敞創口殘端基本清理完畢,然后松開止血帶,徹底止血,再于近端加壓檢查血管的結扎牢靠后,開始了傷面消毒沖洗與最后的加壓包扎殘端。 兩袋血漿早已用完,護士又拿來了新的血漿袋,以及一些止血藥劑。 得虧部隊在醫療藥品這方面超常供給,這一點廖銘禹是格外看重,他們的藥品很充裕,也挽救了無數士兵的性命…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