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華夏遠征軍之我的團長》
第(1/3)頁
要說喀秋莎的由來挺有意思的,當初蘇聯培訓了一批戰士專門操作這種武器,但是由于保密密級很高,戰士了根本不知道武器的命名。
然后他們便由火炮上的“k”字聯想到蘇聯的流行歌曲《喀秋莎》,歌詞里講述的是有一位名叫喀秋莎的姑娘,她的情人離開了家鄉,離開了自己的身邊,去到了戰場保衛邊疆的故事,整首歌都在表達喀秋莎的思念之情。
而且喀秋莎也是蘇聯姑娘們常用的名字,于是,戰士們就把這款火炮親切的叫作“喀秋莎”,久而久之,這個名字便流傳下來。
這款火箭炮究竟有多厲害?他的武器系統是由8個“工”字型發射導軌組成的發射架,每個發射導軌上下可卡住兩枚m-13型132毫米火箭彈。特別適合打擊暴露的密集敵有生力量集結地、野戰工事及集群坦克火炮
每臺喀秋莎火箭炮同時掛載16枚火箭彈,可在10秒鐘內將16枚火箭彈全部打出,最大射程8.5千米,短時間里可以形成讓人聞風喪膽的密集打擊火力。
由于避免了炮筒發射火箭彈膛壓高和高度加速的應力效應,采用導軌發射的火箭彈發射時承受的加速度小,火箭彈彈壁可以制造的較薄,增加了炸藥填充量。
因此132毫米火箭彈的威力基本上相當于152毫米普通炮彈,非常適合打擊暴露的敵有生力量集結地、野戰工事及集群坦克火炮。在進行完一次齊射之后重新裝滿彈藥的時間只需要5-10分鐘,這也大大的提高了戰場的作戰效率。
而且后期喀秋莎采用了美國的通用gmc型6x6卡車底盤,其性能比蘇聯卡車更好。卡車上安裝一臺gmc型6缸發動機,功率為91.5馬力,提高了火箭炮的機動性和最大行程,使之能夠在平路上跑出最高70公里的時速。
可以想象一下,一支由上百門喀秋莎組成的火箭炮兵師,如果同時對敵方目標進行打擊的話,可以在短短一分鐘內把近兩千發火箭彈一股腦發射出去。
那可是每發都相當于152口徑榴彈炮的火箭彈啊,近兩千發火箭彈組成的密集彈幕僅在幾十秒就能全落到敵人頭頂,炮彈所過之處可謂寸草不生,在這個年代還沒有什么部隊可以抵抗如此毀天滅地的恐怖打擊。
什么“德國小姐”、“美國虎妞”…光論火力覆蓋程度在“北方少女喀秋莎”面前都是渣渣,克虜伯那個大憨憨看到后者的威力后估計晚上都要摟著它睡覺了。
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其射程有限,如果戰場發射位置不夠隱蔽或者被偵察到火炮陣地,極其容易暴露在敵人炮兵的火力之下。所以火箭炮部隊都是發射完一兩輪立馬就走,利用卡車的機動優勢快打快撤,不給對方反擊的機會。
再有就是這東西的專業性很強,大字不識的泥腿子可玩不轉她,就算是經驗豐富的炮兵也得經過長時間的訓練才能熟練操作。
“看來得專門對這款武器好好的計劃一下訓練方針了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姚县|
棋牌|
土默特左旗|
垦利县|
沅陵县|
池州市|
井陉县|
梓潼县|
牙克石市|
绥宁县|
长海县|
新竹县|
十堰市|
台北市|
南乐县|
香港
|
天津市|
瓦房店市|
永平县|
泰兴市|
通海县|
巍山|
阿尔山市|
博兴县|
大埔区|
焉耆|
清原|
彰武县|
白城市|
微山县|
肇庆市|
泸溪县|
贵溪市|
连云港市|
和龙市|
静乐县|
新巴尔虎右旗|
尉犁县|
乌什县|
曲阳县|
惠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