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要說這保安團的素質還真不敢恭維,已經三天了,從暫七師過來的那一千來人連個跑動隊形都練不好,氣得孟煩了臉都綠了。 保安團是民國時期的地方武裝,保甲制度的衍生品,也是作為警察力量的重要補充而設立的。 說白了就是一群拿著槍的平民,大多都是由地痞流氓或者被拉壯丁強制征募的農夫百姓組成,有些還屬于地主的私兵,平日里別說訓練了,讓他們走個整齊的隊列行軍都費勁。 沒辦法時間有限,只能將他們打散分配到個各班排,由老兵暫時先帶著,免得上了戰場成建制的崩潰。 三師標準化武器配置已經下發下去,每個班13人,m1加蘭德步槍六支、m3沖鋒槍四支、mg3班用機槍一挺、霰彈槍一支、子彈手榴彈若干。 因為第一主力團走的是叢林戰快速反應的路子,一些份量大的重武器相繼取消,轉而加大了火箭筒、噴火器以及60小鋼炮等一類的單兵支援武器,在靈活輕便的前提下也能盡可能發揮出最大火力。 從暫七師過來的士兵們摸著手里的步槍非常興奮,嶄新的美械裝備讓這些憨憨們驚奇不已。 現在還真是鳥槍換炮了啊,不僅武器精良子彈還管夠,人家三師根本不限制彈藥供應的好吧,只要你能背的動完全是隨便拿。以前用過的老七九、漢陽造在這連燒火棍都不如,看得他們那幫暫七師的老兄弟直流口水。 只不過因為時間有限,槍械熟知根本來不及訓練,只能趕鴨子上架邊打邊練了,好在密支那戰場有二團三團扛在正面,一團過去只要不浪,打打輔助還是沒問題的。 強大火力是需要大量子彈來維持的,光是單兵攜帶的彈藥很難堅持打完一場戰斗,康丫的運輸團也分配了一個營幾十輛卡車過來幫忙運送彈藥,以保障作戰行動的持續性。 “他媽了個巴子…要是當年我們出川時有這些裝備,不得把那些日本雜種打成狗啊?” 一團開拔前部隊做最后一次軍需整備,范紹增隨部巡視過程中終于發現了三師到底有多富,光光一個團的自動火力保有量就比當初他一個軍還要多。 “軍座…這只是其中一個團,我聽說三師還有個炮兵團,全是105以上的重炮,還有坦克、飛機…”樊寶悄悄湊上來說道,像見了鬼似的滿臉驚駭。 “狗日的…怪不得老蔣要起逮貓心腸(壞心思)嘿嘿,換作老子也要眼紅啊。” 范紹增不禁感嘆道,這趟算是來對了,要是把這支部隊耍好了還不橫掃東南亞? “報告軍座,第一團已集結完畢,請檢閱!” 校場上孟煩了沒有找廖銘禹,而是迅速小跑上前,對范紹增敬禮匯報道。 其實這也是廖銘禹授意的,雖然部隊大權在握,但該有的形式還是要遵循一下的,畢竟花花轎子人人抬,誰不要面子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