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作為團級炮兵武器已經綽綽有余了,大規模炮戰有105跟155,倒不需要它操心。 廖銘禹想了想繼續決定先把炮兵部隊完善好,除了團級炮兵營,師一級的重炮支援火力也得要增加一些了。 現在有錢了終于可以甩開膀子造了,索性先兌換了36門博福斯山炮,還有12門105榴彈炮和4門155榴彈炮,再加上18門德制pak37戰防炮,這戰防炮是打南天門時偶然解鎖的一款武器,用來稍許彌補一下部隊直瞄武器的不足。 這樣一來師屬炮兵團就擁有了24門105口徑和12門155口徑榴彈炮,在重火力上完全碾壓日軍一個炮兵聯隊。 三個團屬炮兵營也分別有12門75口徑山炮和6門37戰防炮,再加上每個連營級的各式迫擊炮,火力配置已堪稱完美。 下一步就要加大炮兵們的訓練和輜重部隊的提升了,這也是一開始廖銘禹要擴建運輸團和工兵團的主要原因。 火力是上去了后勤運輸力也得跟上啊,不然在這多山多樹的滇西與緬甸還真是寸步難行。 同時,部隊消耗的物資也得解決,廖銘禹又兌換了200萬發子彈,10萬枚各種口徑的炮彈,五十輛重卡和五十噸的汽油。 還有一系列炸藥雷管、掃雷器、工兵鏟、建設工具等軍需以及藥品,再加上部分新軍裝、被褥、帳篷等物資。 雖然后面那些東西有上頭進行補給,質量和數量上都令人堪憂,廖銘禹秉承著讓自己的兵要用就用最好的思想,基本都由系統供應,好用又實在。 “叮……所有物資兌換成功,總計花費135667積分,剩于積分:65091點。” 媽的,還真是掙的越多,花得也越多啊。看著突然縮水大半的積分欄,廖銘禹心中充滿了心酸和無奈。 如今部隊規模比以前大了,所需消耗的物資也成倍增加,光是汽油就花了他一萬積分,走精兵路線就是這樣,不然按普通標準他現在武裝出兩個軍都不成問題。 “系統大爺,這么龐大的數量你可得好好安排安排啊,可別再半道被劫了!”廖銘禹悻悻地說道,他可不想又扯些幺蛾子出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