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拖您的福一切安好,遠征軍的征訓工作業已完成,第20集團軍與11集團軍編制基本補齊。” 上將斂色屏氣,十分認真地回答道:“只是前段時間71軍損失慘重,部隊出現了一些空缺,不過新的補充已經安排過去了。” “嗯不錯,辛苦了。”元首點點頭,笑呵呵地表示了對他工作上的認可。 “為國黨盡忠,何來辛苦二字。” 中年上將鏗鏘有力地回答道,此人便是元首最為信任的親信之一,滇西遠征軍司令長官:陳誠。 “我準備派衛立煌去接替滇西的軍務,這次調你回來呢另有重用,希望你能理解啊。”光頭輕聲講道。 “全聽元首安排。” 陳誠頷首低眉道,作為元首的嫡系心腹,他一向是無條件服從并支持光頭的決議。 元首點點頭沒有多說什么,指了指桌上的電報文件示意讓他看一看。 陳誠拿過來快速掃了一眼,電報里詳細記錄了龍陵作戰的全過程,這些東西他都知道,就是不明白元首想表達什么。 “對于這個廖銘禹…你怎么看?”元首眼眸微閉,突然問道。 陳誠感到十分詫異,按元首的性格不會無緣無故提這樣的問題,既然問了那絕對是有所想法。 元首的行事風格一向特立獨行,根本不會過多在意別人的看法,除非對此人非常看重,或則此人位高權重難以抉擇。 而廖銘禹顯然不可能是后者,唯一的解釋只有一個,陳誠稍許想了想還是決定如實道來: “其實我對廖銘禹不算太了解,不過他的指揮能力相當不錯,光憑去年到現在對日作戰的結果上就能看出,他是個不可多得的虎將。” 元首頷首不語,這些他當然也知道,廖銘禹在滇西短短一年中戰績是有多么輝煌,團、師一級上還沒有哪位將領能做到如此。 如果光算戰功的話,現在哪怕給他個軍長當當都不為過,只是出于某些原因,卻沒能給到更高的職位。 “其實…我倒是覺得可以給予廖銘禹該有的獎賞,畢竟他的戰功擺在那。”陳誠略做思考說出了心中的想法,看元首的表情沒有太大變化,繼續補充道: “作為在抗日一線奮戰的將領來說,他的本事和資歷都十分出眾,應該把他放到更大的舞臺,使其能施展更多的才華。” 廖銘禹與何部長的恩怨他十分清楚,但同樣。他跟何部長不合的事情也人盡皆知,倆人早已明爭暗斗多年。 作為后起之秀陳誠深得光頭的喜愛與信任,他的“土木系”更是完全替代了何部長“士官系”的位置。國府內部可以說是繼何部長之后的新二號人物,在地位上僅次于光頭而已。 所謂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再加上廖銘禹本身就十分出色,陳誠很想將他拉入麾下,進而壯大自己的“土木系” “那你說說看,我該給他怎樣的職務才合適?”光頭抬起眼皮,面無表情地問道。 “卑職不敢妄言,全憑元首決斷,如果硬要說的話…廖銘禹勝任一軍之長綽綽有余。”陳誠意半遮半掩地答道。 國府之間雖然拉幫結派的勢頭嚴重,但表面上還是不敢肆意妄為,特別是當著光頭的面,說話也不能太過于明顯。 “辭修啊,你或許不知道其中的隱晦……”元首搖搖頭,慢慢對這位心腹講起了事情的經過。 上次南天門大捷,光頭本想對廖銘禹進行嘉獎封賞,但卻因為何紹周一事給擱置了下來。 最后雖然得到了解決,但卻有一大批黃埔系的軍官進言,對此事件表示非常的不滿。 殺害同僚,其心可誅、完全不能讓這種人留著軍隊。亦或是害群之馬、不愿與之為伍。反正各式各樣的詆毀電報不計其數,就連滇西方面的幾個軍長都發來了抗議信。 何部長雖然地位大不如從前但其威望還在,作為曾經黃埔總教官的他仍有不少軍官支持,這也是光頭非常頭疼的一點。 雖然光頭頂著壓力保住了廖銘禹,可卻有些犯了眾怒,最后要不是鐘彬輕敵冒進讓部隊損失慘重,南天門急需一位將領緊急救火,廖銘禹估計還會被雪藏一段時間。 可就這也只是給了他參謀長一職,其中的原因少不了何部長從中阻撓。 從另一方面,光頭也想通過這樣的緩沖讓廖銘禹渡過這段風口浪尖的事件,只要他繼續在戰場上獲得勝利,后面就能名正言順的將他扶正。 聽完元首的一番苦述,陳誠也是感慨萬千,但他的心里卻越發的想要幫助廖銘禹。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