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作戰時,一般三個小組呈三角形部署組成一個戰斗班,三個戰斗班呈三角形部署組成一個戰斗群。小組與小組,班與班保持一定的距離,在戰斗時呈散兵線散開。這樣既保證了兵力的相對集中,又避免了被敵方重火力集中打擊的危險。 但原本9人的步兵班加至12人,在作戰行動上就得做出不一樣的安排了。 參照德國步兵班以機槍為核心的進攻戰術,要求戰士們在班組突進時以1組掩護、3組突進的方式配合行進。排與排之間形成更大的進攻隊形,結合連營級的迫擊炮、重機槍支援火力壓制,在最短時間內從各個位置向敵人發起不間斷攻擊。 但是德軍的戰術里步兵班是不能單獨進行進攻的,必須等待后方支援部隊的火力壓上來,才可以與其他突擊組發起進攻,他們的最小進攻單位為一個排。 廖銘禹的安排則不一樣。猛烈的火力配置使一個步兵班有極高的單獨作戰能力,在遇到突發狀況時,班組之間可以機槍為中心各隊員立即分散展開防御,亦或是交替掩護從多角度穿插突進?;蛲嘶蜻M由班長視情況安排。 短兵相接間以機槍壓制,手榴彈開路,半自動與沖鋒槍火力掩護,再配合營級重火力支援。結合自身火力優勢在最短的時間里壓垮敵人。戰術要求就是三個字:快猛狠! 但這樣的戰術要求極度考驗班排長的指揮能力和戰士們的配合程度,還有就是彈藥的補充問題。核心概念是出來了,武器裝備也到位了,至于部隊能不能達到要求那就得一點點慢慢磨練了。 除了自身要進行高強度訓練,實戰也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廖銘禹和龍文章相信,只要給予他們足夠的時間,川軍團必將成為一支無往不利的鐵血鋼軍! “部隊安排先就這樣吧。過段時間把各個軍官集中起來,每天晚上來團部上課,由我親自教導學習指揮和戰術的運用?!? “要求他們將知識運用到接下來的訓練當中,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才能使部隊進步。實行考核制度,一段時間還達不到要求的軍官就給老子擼下去,讓有能力的人頂替。” 廖銘禹重重地拍板說道。部隊的整合刻不容緩,不來點狠的這幫孫子不會當回事的。 “團座,這樣的話那幫小子不得跳腳啊。哈哈!”龍文章沒心沒肺地笑著,不過話鋒一轉試探的說道: “前兩天蛇屁股那幫小子還在說憑什么才來沒多久的陳繼澤能當營長,而他們還只是些連排長呢。團座要不要考慮一下給他們稍許升點官呢?” 廖銘禹目光炯炯地盯著龍文章繼續說道:“沒有壓力哪來的動力?告訴他們,我們川軍團不講資歷,一切只認能力。如果他們有本事像人家那按我的要求將部隊帶好,我讓他當副團長都沒問題!” 第(2/3)頁